市委常委會日前討論通過了《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見》,為均衡配置學校師資力量,本市將采取措施促進校長教師合理流動,教師在城鄉間、校際間的交流將成常態。
北京既有實驗二小、人大附中這樣資源集聚的名校,也有基礎薄弱的農村學校。為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意見》提出, 鼓勵支持各區縣和學校深化集團化辦學、名校辦分校、學區制管理等改革試點,以強帶弱、以城帶鄉,開展教師互派交流、“影子校長”實習、共同開發課程、共享 學校資源等合作,以多種方式擴大和延伸優質教育資源。
為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意見》提出,要有效利用績效工資、職稱評定、晉升渠道等杠桿,采取掛職交流、定期支教、區域 內流動、城鄉一體化管理等方式,引導干部教師在城鄉間、校際間的合理流動,逐步實現制度化和常態化。對農村學校和城區一般中小學在崗位設置、職稱評定、評 優評選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建立農村學校特設崗位制度,吸引優秀教師任教;同時探索建立優秀教師跨校兼職制度,鼓勵教師多勞多得、優勞優酬。
在教師管理方面,本市將積極推進“區管校用”改革,強化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統籌管理,嚴把教師入口關,做好中小學教師資格“國標省 考”改革和定期注冊工作;全面實施義務教育教師職務制度,提升教師職業發展空間,擴大小學教師參評副高級教師職稱比例;改革北京市特級教師、學科教學帶頭 人和骨干教師評審辦法,讓優秀教師在普通學校有發展、留得住、用得好。
在拓寬教師來源方面,本市將建立義務教育教師師資缺口與師范院校招生計劃聯動機制,增加市屬師范院校及相關學校師范生培養數量,并有計劃地 增加非京籍生源應屆畢業生留京從教指標,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基礎教育事業。本市還將繼續實施《北京市公開招聘農村中小學音體美等學科教師三年行動計 劃》,不斷解決農村地區中小學部分學科教師短缺問題,并建立區域外籍教師引進和服務集中平臺。
在改善教師待遇方面,本市將依法保障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為適應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還要建立教師績效工資逐步提高的機制,按照“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重點向承擔教育教學改革任務重、做出突出成績的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