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地鐵調價已3個多月 單日客流反超調價前

2015-04-14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新線開通聚人氣市民逐漸適應新價格

  地鐵單日客流反超調價前數量

  北京地鐵調價已3個多月,記者從地鐵運營方了解到,近三周的周五,全市線路單日客流總量基本超1100萬人次,超過調價前水平。此前交通部門曾發布,新票制后軌道交通日均客流下降近百萬人次的數據。

  >>數據

  進入3月客流回升

  去年12月28日,北京地鐵實施分段計價以來,客流量發生不小變化。地鐵10號線、1號線、2號線、八通線的客流下降非常明顯,甚至達到20%。據記者了解,調價前地鐵全線每日總客流量約為1100萬人次,調價后降至千萬以內。

  從北京地鐵公布的數據看,漲價之前的幾個周五,北京地鐵所屬線路日客運量都在850萬人次以上。新票制實施首個周五,受漲價及元旦影響,日客運 總量銳減至508.59萬人次。今年1月首個周五受春節客流影響,回升至815.87萬人次,較漲價前仍至少下降40余萬人次,隨后這種趨勢一直持續。

  從近兩個月數據看,3月27日(周五),北京地鐵所屬線路日客運量為927.17萬人次;4月3日(周五)達到958.29萬人次;上周五為 912.22萬人次,均超過調價前地鐵同期日最高客流。記者將這些數字與京港地鐵運營的4號線、大興線和14號線客流相加,其中,兩個周五超過1100萬 人次,另一個周五達到1093萬人次。

  北京地鐵官方微博發布消息,進入3月以來,所轄15條線路客運量快速回升,特別是3月中旬開始,工作日客運量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原因

  新開線路增加客流

  據介紹,目前總體客流量與調價前基本持平甚至反超,離不開新開通線路的貢獻,比如7號線工作日客流一般為30萬人次,6號線客流增長十幾萬人次,14號線、15號線客流也有近10萬人次的增長量。

  據悉,在地鐵漲價之初,市民都比較關注票價增長帶來的影響,有人嘗試用公交替代地鐵,甚至有人會通過更換租賃房屋,來節約總開支。上述負責人表示,客流回升與市民逐漸適應新價格有關。

  記者注意到,1號線、2號線、10號線、八通線等客流下降明顯的線路,相比調價前仍然較低。地鐵運營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可能與其他線路的分流有關系。

  -現象分析

  3個月是否為適應期

  記者注意到,從調價到目前客流回升,約經過3個月。那么3個月是否是市民對地鐵價格的適應期呢?1996年1月1日,北京地鐵普票從0.5元調 至2元,成為當時最責的一次調價。有報道稱當時年客流量從1995年的5.58億人次下降至4.44億人次,但經過3個月后客流又回升。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于濤表示,漲價后,市民都是一種觀望的心態,地鐵客流呈現下降。但在地面交通未很好改善的前提下,剛需客流回升是必然趨勢。另外,人們重新優化出行方式需要過渡期,一般都是2到3個月。

據地鐵運營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氣溫回暖,出行量還會增加,另外隨著新開通線路客流的不斷培養,全市地鐵客流量還會持續增加。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