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經信委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工業平穩開局,實現增加值806億元,同比增長4.4%。值得注意的是,在工業轉型升級,生產環節紛紛外遷 的背景下,本市工業能耗水平持續下降。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401萬噸標準煤,同比下降8.3%,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12.1%,兩大指標均延續了2014年以來較大幅度下降的趨勢。
外形似一個雙開門的大冰箱,中間裝著透明的玻璃門,里面一圈“機械手”。這就是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精雕數控機床。別看機床外形粗 壯,它的工作可比繡花還精細。在一次國際展示會上,精雕機床現場表演在一枚生雞蛋上雕刻中國地圖,雕刻時用的刻刀比頭發絲還細,讓不少外國觀眾眼睛都看直 了。
大到汽車火箭,小到手機殼、手表刻度盤,甚至女式發卡,所有產品中不規則的精細紋路雕刻,都離不開數控機床。十年間北京精雕公司發展壯大, 公司研發的精雕機床在國際市場占據領先位置的同時,企業也遇到了新問題。2003年在京建廠之初,精雕科技年產精雕數控雕刻機不足2000臺;如今,年產 量已飆升到1.5萬臺。要開發新技術就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員和更多的實驗室,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資源消耗較大的生產環節只能升級、外遷。
去年,精雕科技原位于門頭溝的860名產業技術工人整體轉移到廊坊生產基地,原有的生產車間面積直接翻番。生產環節遷移后,原址建立了數控雕刻機床技術研發中心,位于門頭溝的總部今后將完全轉型為設備研發,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除精雕科技外,北京萬生藥業等數十家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端制造、新型建材、新能源、石化等領域的“明星”企業,已經陸續在今年啟動或完 成京津冀產業協同對接。它們紛紛將生產性研發、產業配套和制造環節向河北、天津主動遷移,總部研發中心則繼續在北京聚集,對本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起 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一季度,本市重點發展的電子、汽車和醫藥產業增加值增速大幅提升,分別增長23%、13.5%和9.4%;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 業和現代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快速增長15.3%、14.5%和13.4%。其中,汽車產業高端業務增長快速,北京奔馳產值同比增長75%;新能源車產量提升 明顯,北汽新能源一季度生產2737輛,同比增幅達到3.5倍。電子信息制造業重點企業增勢強勁,京東方產值同比增長31.2%,預計盈利水平同比大增超 過60%;小米米粉節則售出212萬臺手機,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