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北京農業嘉年華5月3日落幕,51天的會期內,118.8萬次的游客涌入昌平,感受都市現代型農業。園區實現總收入5195.7萬元,較上 屆增長48%。與往屆相比,本屆農業嘉年華更注重與科技、娛樂相結合讓市民感受“好玩的農業”,還帶動了周邊草莓觀光采摘收入1.58億元、民俗旅游收入 0.93億元,總計實現產值3.03億元。
在增加市民參與程度方面,本屆嘉年華也頗下了一番功夫。200項互動體驗活動的趣味性、參與性、互動性,是今年嘉年華的一大特點。市民在參觀的同時,還參與了豐富多彩的互動游戲、購買可心的農產品。
草莓是昌平一張重要名片。已舉辦三屆的北京農業嘉年華,均對世界草莓大會留下的展館“遺產”等基礎設施進行了后續利用。草莓當“主角”,但年年 都有新花樣。從草莓天瀑、草莓長廊到今年的草莓3D立體墻,草莓景觀拉近了與市民的距離,貼身就能和草莓合影。市民在場館里不僅了解昌平草莓的文化與技 術,還通過“草莓票香”活動品嘗到了昌平草莓的美味。
購買全價票換20元的草莓采摘券,是第三屆農業嘉年華“草莓票香”推出的優惠活動。據統計,從3月14日至4月12日“草莓票香”活動結束,共 有17萬游客參與了該項活動。“草莓票香”活動期間,合作社共向場館運送了46000盒草莓,收入達到了120萬元,比去年多出了22萬元。
農業嘉年華組委會負責人說,送到園區的草莓質量有嚴格要求,要保證“個頭兒均勻、新鮮無破損”,每盒草莓上都貼有追溯信息。“追溯信息是為了保證草莓質量,也方便了游客聯系采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