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發布《2015年第二季度熱點輿情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第二季度輿情熱度較第一季度有所升溫,整體上網民表達日漸理性。
《報告》通過設置輿情熱度指標體系,對第二季度300余個輿情熱點事件進行評估發現,第二季度輿情熱度明顯高于第一季度。分析認為,反腐及 司法重磅案件、股市話題、政策改革、涉弱勢群體事件等重大輿情熱點,以及因輿情反轉、處置不當等引發爭議的話題,成為推高本季度輿論熱度的重要因素。
第二季度的熱點輿情中,反腐、民生、社會公德類輿情話題最受網民關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涉及青少年及兒童傷害的網絡輿情在本季度集中爆發。校園暴力、虐童案件、拐賣兒童等話題呈現出高發、頻發的特征,引發一定的恐慌和憤怒情緒,輿論情緒共振現象明顯。
盡管人肉搜索、網絡語言暴力、網絡謠言等現象仍有發生,但從總體上看,多起輿情事件引網民反思應慎重參與網絡事件,如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上演民意反轉、小學生給教師撐傘“有圖未必有真相”、傳播“人販子死刑”實為商業營銷等等。網民表達日漸理性。
根據傳播分析,新媒體傳播介質仍以“兩微一端”為主,其中,微信用戶量優勢明顯。政務新媒體進一步發展,二季度檢察系統“兩微一端”建設步伐加快。
在熱度及傳播分析的基礎上,報告結合相關政策、互聯網治理及輿論格局變化等最新情況,對第二季度輿情特點進行了分析研判。《報告》認為,網絡意見領袖和主流媒體影響力此消彼長;網民表達觀點的意愿日趨強烈,權利意識日益增強;主流媒體發力,媒體融合日漸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