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研究報告:人民幣有望2年內成為第四大國際貨幣

2015-07-19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中國人民大學18日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稱,2015年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期目標已基本實現,有望在2年內成為第四大國際貨幣。

    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在此間召開的2015國際貨幣論壇上代表課題組表示,據課題組測算,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從2009年底的 0.02,已提高到2014年底的2.47。同期,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這四種主要國際貨幣的份額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據初步匡算,截至今年第二 季度,人民幣國際化指數預計為2.9,人民幣與日元的差距不足一個百分點,與英鎊的差距大約兩個百分點。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特別是資本賬戶穩步 開放等政策實施,人民幣很有可能在兩年之內超越日元,成為第四大國際貨幣。

    陳雨露認為,2014年人民幣國際使用程度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貿易與金融雙輪驅動模式更加突出,人民幣國際接受程度大幅提升。隨著區域貿易 合作進程加快,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便利政策逐步落地,2014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總量達6.55萬億元,同比增長41.6%。全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份額 已提高到2.96%,全年人民幣直接投資額為1.05萬億元,同比增長96.5%。人民幣在全球資本和金融交易中的份額也達到了2.8%。人民幣已成為全 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和第六大外匯交易貨幣。

    此外,人民幣在官方層面也得到更多認可。中國人民銀行已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簽署貨幣互換協定,總額為3.1萬億元,人民幣已被一些國家的央行作為儲備貨幣或干預貨幣。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