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雅樂《大武》聲起,身著古典服飾的青年男女款款而上,舞臺兩旁的大屏幕顯示一段介紹文字:“武王立周以后,召公奭(shì)被分封到商時古國 ‘燕’”,時間仿佛流轉到了3000多年前。前天,原創情景舞臺劇“鼎天鬲地·北京從這里開始——紀念北京建城3060年系列演出”在房山區竇店民族文化 宮舉行,昨天下午,這里還上演了一場同名閉幕演出。
作為房山區“鼎天鬲地·北京從這里開始”紀念北京建城系列活動之一,這場獨具匠心的情景劇不僅讓人們重新聽聞到失傳已久的宮廷雅樂,而且,以藝 術化手段再現了燕京城初建時的那些人和事兒。該劇分為《序曲》《受命封燕》《鑄鼎封疆》《禮樂治邦》《鳳凰來儀》《鼎鬲三都》和《尾聲》等七幕。最為新鮮 的當屬夾雜其間的雅樂表演,當歌者吟唱起《蒹葭(jiān jiā)》時,不少人還輕輕打起了拍子。
“我完全聽不懂她唱的是什么,就是覺得非常好聽。”來自房山竇店本地的林慶紅對這種曲調很是好奇。據了解,雅樂即典雅純正的音樂,起源于周代。 中國音樂學院的楊春薇老師負責這臺節目文字部分,她介紹說,周代開創了禮樂精神和禮樂治國,此后歷代音樂與表演儀式都沿襲于此。“只是很可惜,雅樂已經失 傳了一百多年,我們現在就是要重新找回它。”
而這種“找回”也正是活動所要傳遞的意義,“就是將先輩開疆拓土的輝煌歷史與我們創新發展的時代責任聯系起來。”房山區文委負責人介紹,從 2012年起,房山每年都會開展以“鼎天鬲地”為主題的紀念北京建城系列活動。今年恰逢北京建城3060年,為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需求,先后開展了 以“展”“論”“書”“演”“講”“游”“賽”等為支撐的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