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新華時評:破解城管難題需多換位思考

2015-10-24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近日,貴陽市一名城管在執法中與攤販周某發生沖突,記錄現場的視頻在網絡熱傳,一時讓城市管理難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一大焦點。多些換位思考,讓不同群體共同參與,是化解矛盾沖突、破解城管難題的當務之急。

  自上世紀末一些地方開始設立城管綜合執法機構以來,城管與攤販之間的“拉鋸戰”“游擊戰”就不時上演。從查扣瓜農菜販的貨物到下跪執法,從肢體 沖撞、人身傷害到流血事件,種種紛繁復雜的表象,折射的正是兩個特殊群體的尖銳沖突。沖突不時發生,引發了一些人對城管群體的“妖魔化”和對攤販群體無原 則的支持,不僅使得這些地方的城市管理愈發不可收拾,而且也損害著當地相關部門的形象。這種“多輸”局面,恐怕也是大多數人所不愿看到的。

  市容市貌與公共秩序屬于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內容。而對城市攤販等低收入群體而言,其生存權同樣不可忽視。不過,不能因為是維護公共利 益,就將文明執法拋諸腦后;也不能以生存為名就公然侵害公共利益。誰也不愿意去冒著被查抄的風險擺攤,誰也不愿去充當砸人飯碗的“惡人”。公眾的公共利益 與低收入群體的生存發展,并非不可調和,二者不存在零和博弈。

  販夫走卒古已有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現實需求的反映。作為不同的利益群體,多些換位思考,共同參與到城市管理中來,完全可以在“多贏”上取得突破。

  辦法總比困難多。以廣東為例,省人大制定了《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根據條例規定,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攤販均實行登記管 理,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劃定食品攤販經營區域,確定經營時段。江蘇省如皋市城管局則在市區標出數十個西瓜“臨時銷售點”,瓜農可尋找合適地點,不需交納 費用。這些經驗做法,顯然值得借鑒。

  社會治理,宜疏不宜堵。從需求與源頭入手,充分聽取不同群體的聲音,想方設法劃定區域,擴大市場容量,降低準入門檻,人性化制定管理規則,告別 “強制取締”,科學文明執法,完全可以在提高就業和良好市場秩序中間找到平衡。這既是對各地管理者智慧與能力的考驗,更是地方管理者無法忽視的必答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