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十二五”GDP增長將達預期 年均增長7.7%

2015-11-23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天公布了“十二五”以來北京經濟發展數據,全市經濟發展呈現出運行平穩、結構優化、動力轉換、質量提升的特征,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

  “十二五”時期,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于2014年突破2萬億元,達到21330.8億元,是2010年的1.5倍。與此同時,全市人均GDP由2010年的10910美元提高至2014年的16278美元。

  “十二五”經濟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7%。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有關負責人稱,預計“十二五”時期,本市將能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2020年實現兩個“翻一番”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十二五”經濟數據盤點

  財政收入

  連續跨越

  千億級大關

  “十二五”時期,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連續跨越千億級大關,其中2011年突破3000億元,2014年突破4000億元,達到 4027.2億元。2011年至2014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4.4%。同時,財政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不斷加大,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財 政預算支出4524.7億元,是2010年的1.7倍。

  居民收入

  年均實際

  增長7.2%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29073元提高至2014年的43910元,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13262元提高至2014年的20226元,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8%。

  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居民,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收入比由2010年的2.19比1縮小至2014年的2.17比1。

  發展方式

  萬元GDP

  能耗水耗提前達標

  全市能源資源消耗水平進一步下降,其中,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從2010年的0.58噸標準煤下降至2014年的0.36噸標準煤;按可比價格 計算累計下降20.2%,提前完成“十二五”時期累計下降17%的目標。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由2010年的24.94立方米下降至2014年的 17.58立方米;按可比價格計算累計下降20.8%,也提前完成“十二五”時期累計下降15%的目標。

  雙輪驅動

  文化創意產業

  成經濟支柱

  “十二五”以來,首都科技、文化創新雙輪驅動效果顯現。2011年至2014年,全市R&D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支出年均增長11.5%,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20%。

  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的有機融合催生了動漫、網絡游戲、數字內容等新興文化業態,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由2010年的1697.7億元增加到 2014年的2826.3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2%提高至2014年的13.2%,成為全市經濟支柱之一。

  “十二五”以來經濟結構變化

  服務業、工業內部結構優化

  金融業超過批發零售業,成為服務業中第一大行業。2011年至2014年,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888.4億元,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四成以上。

  ■2011年至2014年,全市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別為12%、10.7%和10%,均高于第三產業平均增速。

  ■2011年至2014年,醫藥、汽車、電子行業增加值分別年均增長14.8%、14.2%和9.7%;3個行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0.9%提高至2014年的36.4%。

  投資、消費

  內生增長動力增強

  ■消費需求主導地位明顯,2011年至2014年4年間,消費需求對全市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74.4%,高于投資需求45.4個百分點。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民間投資2342.4億元,同比增長20%,占全市投資的比重提高到42.9%。

  ■2011年至2014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年均增長60%以上。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與信息相關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5.3%,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網上零售額增長38.8%,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均達到八成以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