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廢電子產品無處安放?廚余垃圾隨手扔掉?廢舊衣物無人回收?廢舊報紙紙箱變賣價格低賤?別擔心!北京環衛集團新推出了“垃圾智慧分類模式”,可 把廚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統一納入互聯網積分反饋平臺,好處看得見摸得著。據悉,明年全市將有350個小區試點這種垃圾分類模式,覆蓋人口有望超過100萬。
垃圾智慧分類模式好處“看得見摸得著”
12月12日,千龍網記者在豐臺區芳城園一區看到,最近小區里多了一些新玩意兒——智慧廚余垃圾桶、再生資源回收柜和智能回收機,上面都印著醒目的二維碼。
豐臺區芳城園一位市民正在智能回收機前操作著。
該小區一位居民李女士剛從家里拿了一摞兒廢舊報紙投進再生資源回收柜,這些廢舊報紙用繩子捆好,上面還貼上一張二維碼。
“我感覺這種模式挺好的,以前沒有這新玩意兒的時候,我總是把報紙賣給收廢品的,但是現在廢品也不值錢。”李女士說,“現在,我把廢舊報紙投入 到這里,可比賣廢品掙的多。我用1公斤報紙可以兌換100個積分,30公斤報紙就能兌換3000積分,就能換一張30塊錢的手機充值卡。”
“居民在微信客戶端注冊賬戶后,就能領取一個垃圾智慧分類使用包,里面包括一本使用手冊、一張北京藍·生態卡、一疊二維碼。”北京環衛集團垃圾 分類回收員張萬述向記者介紹了智慧分類模式的全流程,他們通過將北京藍·生態卡、二維碼與居民手機號綁定,為居民建立積分賬戶,這些北京藍·生態卡和二維 碼就具有身份識別標志了。
“居民把生活垃圾分類打包好,貼上二維碼投入到回收柜即可。”張萬述表示,他們回收員對再生資源回收清運時會將數據上傳到后端的云服務器上,服務器自動折算成積分同步到居民賬戶中。
據張萬述介紹,在對垃圾分類回收至關重要的廚余垃圾分類環節,他們集團開通了有償積分回收渠道。居民在家里將廚余垃圾單獨分出,投入到智慧廚余 桶,再刷一下手里的北京藍·生態卡,即可獲得5個積分獎勵,1積分相當于1分錢。居民賬戶里的積分可在線兌換生活用品、電話卡、購物卡及現金等。
“我們工作人員也會定期進入社區,居民可用積分直接兌換現金。”張萬述說,而對于大件可回收物品,市民只需要微信申請,就會有專門的回收員上門收取。
明年全市350個小區試點垃圾分類模式
在12月12日北京環衛集團舉行的“垃圾智慧分類模式”發布會上,北京環衛集團副總經理羅偉說,“互聯網+分類回收”為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和發展路徑。
北京環衛集團運用“互聯網+分類回收”的思維,按照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相結合(兩網合一)的思路,將移動互聯網引入環衛領域,為社區量身打 造的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兩網合一”的全新產業模式:搭建由居民宣教激勵體系、智慧分類系統、優化回收處理鏈條組成的“三位一體”的垃圾智慧回收分類 體系,旨在建立智慧社區、創造現代公共生活。
智慧廚余垃圾桶、再生資源回收柜和智能回收機上都印著醒目的二維碼。
羅偉說,在整個體系中,北京環衛集團為居民發放北京藍·生態卡,建立廚余、再生資源的統一積分賬戶(該賬戶集兌換、優惠等多功能一體,未來還將 與銀行卡互聯),利用自主研發的垃圾智慧分類云平臺,建立居民微信客戶端、官網、回收員收集APP、巡檢員APP及分類回收管理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垃圾分 類指導、線上積分查詢、大件上門回收、積分在線兌換、統計管理等功能。
目前,該模式在豐臺區芳城園社區已經試運行近一個月,從試運行效果來看,廚余垃圾的精準投放率和收集率明顯提升,用戶體驗良好,居民注冊率近50%。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效果顯著,緩解了垃圾處理壓力,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
下一步,北京環衛集團將盡快推廣成功經驗,全面統籌首都城市固體廢棄物,包括建筑垃圾、電子垃圾及其它可再生資源的綜合處置利用,同時,在前端實現分類運輸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中后端體系,有效提升資源化利用率。
據羅偉介紹,垃圾智慧分類模式的運行效果正在逐步提升,社區居民的參與數量隨著模式影響力的增強和激勵機制的完善也穩步增長,接下來,北京環衛集團將根據“深耕北京、輻射京津冀、拓展全國、適度海外”的產業布局原則,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并逐步向京外拓展。
據悉,在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和北京市商委的支持下,2016年,北京環衛集團將在合作的物業小區和使館區推出350個試點小區項目,覆蓋人口有望超過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