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社科聯“2015·學術前沿論壇·世界語協會專場”開幕,主題為“世界語助力‘一帶一路’戰略”。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南昌、西安、太原、日本和巴西的百余位世界語界人士與會,就以世界語為平臺助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展開研討。
學者們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世界語組織情況調研、世界語組織的作用、伊朗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與合作,借助“一帶一路”實踐世界語教學新模式等9個課題討論熱烈。
與會學者表示,通過世界語這一和平媒介進行文化、科技、經貿等交流、交往、互動,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助力;同時,世界語也可以 借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來拓展新的發展空間;中國世界語者要主動作為,借勢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世界語組織聯系起來,形成“命運共同體”“友好朋友 圈”,營造和諧軟環境,從而“講好中國故事”,推廣世界語文化。
據介紹,世界語是1887年由波蘭醫生柴門霍夫博士創立的以平等中立為目的的國際輔助語,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其使用者。在 “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和地區中,世界語組織活躍在其中的50個國家和地區。因世界語的中立性,世界語自誕生之日起就天生具有跨地域、跨種族、跨宗 教、跨意識形態的和平語言之特點,因此,在128年的發展歷程中,世界語在文化交流、經貿往來和人類社會進步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