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西漢海昏侯墓存四大未解之謎 或將改寫歷史

2016-03-0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

蒸餾器是為了制酒嗎?出土的補藥是冬蟲夏草嗎?南昌因何得名?神秘的5號墓主究竟是誰?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2日正式宣布,海昏侯墓主身份確認為距今2000多年的漢武帝之孫、“漢廢帝”劉賀,一場從去年起就吸睛無數的考古盛宴似乎塵埃落定。然而,這位創造了中國考古史上多項之“最”的墓主仍留下了許多謎團,還在等待著一份跨越千年的解答。

  日前,海昏侯墓考古發掘領隊楊軍在一場由三聯松果組織的學術沙龍上,向人們詳細介紹了這些未解之謎。

  出土的“蒸餾器”將蒸餾酒歷史提早千年?

  中國有著悠久的飲酒釀酒傳統。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李白斗酒詩百篇,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不論是生活,還是政治、貿易往來,古往今來,中國人與酒似乎緣分深厚。

  此次海昏侯墓葬出土文物中就發現了一個形似制酒用品的青銅“蒸餾器”。

  “一開始,我們猜測這個器具是用來制作果汁或者煉丹的。”楊軍說,“經鑒定后,我們發現了芋頭的殘留物。”

  楊軍表示,直到現在,日本制作清酒的主要原料還是芋頭,殘留物的發現讓專家們覺得這應該是蒸餾制作燒酒所用的器皿。

  資料顯示,中國發現的最早制酒蒸餾器屬于距今800多年的元代。“如果能證明西漢時期中國就可以蒸餾白酒的話,相當于把蒸餾酒的歷史提早1000多年。”楊軍說。

  出土的補藥改寫中國草藥史?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農氏。從古到今,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熱衷于服用具有補益作用的中草藥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民間更有諸如“秋冬進補,來年打虎”之類的說法。

  在曾做過27天皇帝的劉賀的陪葬物品中,也發現了不少補品,而這些補品并不簡單,有可能是冬蟲夏草。

  蟲草是一種真菌,寄生于蟲草蝙蝠蛾的幼蟲體內,只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場,因冬為蟲,夏成草,又稱“冬蟲夏草”。

  關于冬蟲夏草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清朝王昂的《本草備要》(1694年):“冬蟲夏草,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止勞咳。”

  楊軍介紹,此次墓室出土的補藥類似于冬蟲夏草,且有可能是從西藏傳過來的。

  “如果真是冬蟲夏草,中國以冬蟲夏草入藥的歷史又將提前千年。”

  “南昌”得名與海昏侯有關?

  在此次墓室出土的文物中,一件清晰刻有漢隸字體“南昌”二字的青銅豆型燈燈座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是目前關于“南昌”的最早的實物資料。

  據史料記載,南昌在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前195年)統治時期就已建成,但其名如何得來,至今仍沒有準確的判定。

  楊軍介紹,海昏侯劉賀原來是昌邑王,封地在如今的山東省巨野縣一帶,后來隨著他稱帝27天后被廢,改封為海昏侯,封地就在今天南昌市新建縣一帶。

  楊軍分析,墓里出土了許多“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字樣的漆器,說明劉賀當時一直心系昌邑,渴望有一天重新做回昌邑王,因此很可能將從前待過的山東稱為“北昌邑”,將自己之后所處的江西鄱陽湖畔的都城稱為“南昌邑”。“南昌”或許由此得來。

  出土玉劍的5號墓主人究竟是誰?

  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擁有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其中主體以主墓、侯夫人墓為核心,還包括7個附葬墓及門、闕等高級禮制性建筑。其中,劉賀墓正北方向的5號墓成為許多專家關注的焦點。墓主人究竟是誰,是男是女?

  目前對該墓墓主身份判定觀點有二:一種認為是劉賀之子,因為該墓中出土了武器;另一種認為是劉賀的寵妾,因為其與主墓共用一個地面建筑。

  據史料記載,漢宣帝將劉賀貶斥海昏國后,不到5年劉賀就在封地去世,終年33歲。而隨后兩位本應承襲爵位的劉賀的兩個兒子也相繼死去,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兇兆”,于是漢宣帝便下旨廢除了海昏國。直到10年后漢元帝即位,才又封劉賀的兒子劉代宗為海昏侯。

  楊軍表示,5號墓出土的文物中包括一把玉劍,而在古代,武器通常是男性的象征,因此他推測,5號墓很有可能是屬于未能承襲侯位的劉賀之子。

  目前,5號墓的主棺已被套箱提取,事實如何有待后續的實驗室考古給出答案。

  海昏侯墓園位于南昌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東南約1000米的墎墩山上,自2011年開始發掘至2015年底,已出土金器、青銅器、玉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和簡牘、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近2萬件。

  從為王稱帝,到被廢為平民,再到封侯,劉賀一生跌宕又短暫。而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他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