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6日),本市啟動國際征集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重點地區詳細城市設計方案,預計年底前這項工作就將完成。
參加昨天會議的各界專家達到了100余人。這些人從世界各處趕來,都是為了給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出謀劃策。
今年6月,北京向全球50家優秀設計團隊發出了意向邀請,希望他們參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重點地區詳細城市設計。
通過專家評審,主辦方從中外聯合設計團隊的整體實力、主創規劃師和設計師的經驗閱歷、參與類似項目的業績等方面,綜合考評了應征申請人的資格。
在昨天的會議上,相關負責人公布,最終有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12個聯合設計團隊,共26家單位參加此次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設計工作。
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在和設計師溝通的過程中說,希望設計師們深入挖掘以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價值,延續城市文脈,充分體現中華元素、文化基因,塑造特色城市風貌。
“在規劃中,要以自然為美,副中心不要建得全是高樓。”他說,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建設中,突出水城共融,形成水系和綠化交織、清新明亮的空間格局。
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將使得城市的格局發生轉變。在每一家提交的方案中,都將體現出城市副中心如何處理與北京中心城區、東部地區和廊坊北三縣地區之間的關系。
同時,建議規劃師們廣泛集成和運用國際一流的節能環保理念和最新的技術,突出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和標準,打造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和宜居社區。
昨天14時許,3輛大巴車依次在通州運河商務區、大運河畔等地停靠,所有的中外設計團隊當即開始了現場踏勘。
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說,副中心范圍內,有6處地區需要做詳細城市設計。而這也將成為設計師們發揮所長給予規劃設計的重點地區。
其中一號地區為原通州商務園;二號地區是運河商務區,位于通州的五河交匯處;三號楊坨地區位于大運河通州段的中間位置;四號地區是規劃的行政辦公及生活配套區;五號地區為東方化工廠改造區;六號地區為張家灣工業區和張家灣古鎮。
“每個地區的特點都是十分鮮明,這次的城市副中心規劃也應是一個創新的規劃,要改變以往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