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銀監會:銀行理財新規將適時發布

2016-07-30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記者28日獲悉,被稱為最嚴銀行理財新規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目前正處于內部研究論證和征求意見階段。據媒體報道,新版征求意見稿規定,禁止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股票。

  “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股票”

  時隔兩年后,再次進入征求意見階段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意見征求稿)》又有不小的調整。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最新的《征求意見稿》共有六章,對銀行理財業務監管重點包括了:對銀行理財業務分類管理,分為基礎類理財業務和綜合類理財業 務;禁止發行分級產品;銀行理財業務進行限制性投資,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除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之外的證券投資基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境內上市 公司公開或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權,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非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等。

  28日,銀監會回復新京報記者表示,《管理辦法》目前處于內部研究論證和征求意見階段。下一步,銀監會將根據反饋意見對《管理辦法》做進一步修訂完善,并按照相關程序進一步廣泛征求意見,根據各方意見修改完善后適時發布。

  銀行理財失控滋生金融風險

  記者了解到,2014年,銀監會曾頒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當時對理財業多方面做了規定:包括分級產品的監管,細化托管制度,建立理財業務風險準備金制度等……

  “因為種種原因,該征求意見稿征求了兩年多意見,依然沒有下文。”國泰君安銀行團隊指出,在此兩年間,理財業務規模失控,瘋狂增長到23萬億元(2015年底),占銀行業表內資產比例高達20%多。

  國泰君安銀行團隊認為,理財行業到了不得不收拾的時候了:“除了規模失控,其次是投向失控,即經過層層通道,理財資金已經實現多種投資,甚至包 括風險極高的為惡意并購融資;第三失控表現在杠桿失控,即經過多層通道,層層疊加杠桿,最終會使杠桿畸高,加大整個金融體系的潛在風險。”

  銀監會回復新京報時也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旨在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規范轉型,促進理財業務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有效防范風險。

■ 分析

  將切斷部分股市輸血通道

  網貸之家CEO石鵬峰認為,此次新規與2014年的《征求意見稿》版本相比,做了更細則的規定:“此前不夠詳細,但是此次意見稿嚴格很多,對分類監管、發行等級、投資者的合格度等做出了更細則的規定。”

  石鵬峰認為,此前理財產品相對靈活,常被當作萬能方式募集資金,這樣容易形成風險不可控情況,理財行業中拆新補舊的現象很常見。“長遠來看,此次新規是對理財產品以及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的進一步規范,理財行業混亂情況會隨著新規出臺而不斷改進和完善。”

  從近期的影響來看,該新規對股市沖擊影響大。27日,新規浮出水面時,上證指數一度下跌110.34點,下跌3.62%。

  “目前有很多通過理財產品進行輸血的現象,新規將原來向股市輸血的通道堵住了。27日的股市暴跌也與此有關系。”石鵬峰說。

國泰君安銀行團隊表示,在看到正式文件前,尚不能準確評估其帶來的影響。但根據監管精神,至少可以肯定以下幾點影響:首先是,理財業務量價齊 跌,因不能錯配、信用風險加大、業務成本加大等原因,理財的收益率會下降。在資金流動性上,非標業務得到遏制,資金可能回流債券市場,或者干脆就離開理財 業務。這對借款企業的流動性并不利,但利好債券市場。此外,新規將使信貸(非標)資產獲取能力較強的銀行形成差異化優勢。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