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500多件捐贈文物首次亮相抗戰館

2016-09-05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3日,市民在抗戰館參觀。當日,社會各界捐贈抗戰文物史料專題展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

  日軍占領南京后制作的“南京陷落”燈籠、刊載有日本侵華戰爭內容的日本報紙、戰斗中繳獲的日軍手表……昨日起,有500多件來自社會各界捐贈的民間抗戰文物,在豐臺區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首次集體亮相,展覽將持續至10月。

  據悉,此次展品均選自抗戰館獲捐的文物,其中絕大部分是選自去年7月以來新加入抗戰館的文物。

  500件民間文物亮相專題展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以下簡稱抗戰館)成立以來,便不斷收到社會人士捐贈的抗戰文物。昨日抗戰館館長李宗遠介紹,去年7月7日《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主題展覽在抗戰館開幕以來,不僅展覽反響熱烈,還有很多觀眾和國際友人希望捐贈自己珍藏的抗戰文物史料和書畫作品讓這段歷史更加鮮活。

  “初步統計,1年內共接受文物史料及書畫作品捐贈3673件(套)”,李宗遠說,這些文物史料及書畫作品,記錄了大量抗戰及二戰史實,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

  昨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紀念日,抗戰館將500余件一度藏身民間的抗戰文物,集納入了首次舉辦“社會各界捐贈抗戰文物史料”專題展之中,將免費開放至10月,線上虛擬展也已同步亮相。

  展品揭秘八路軍武器制造故事

  昨日記者在“社會各界捐贈抗戰文物史料”專題展展廳中看到,此次參展的文物有日軍單兵裝備、寫有日本侵華戰爭的美國和日本報紙、日軍占領南京后制作的“南京陷落”燈籠等侵華罪證,也有中國軍人使用的文件箱、抗戰紀念章、紀念幣等歷史紀念和史料、書畫作品等。

  其中,值得關注的有八路軍總部軍工部部長劉鼎使用過的物品,據其子劉文石介紹,此次共捐贈了劉鼎使用過的計算器、繪圖儀、火烙鐵、轉彎螺絲刀、擦槍工具、大桿秤、鐵錘等物品至抗戰館。

  他希望能用這些物品,為當年八路軍的軍工業作證,“很多人都不信沒水沒電的山上能造出武器,但他們做到了”,他舉例說,當時鋼鐵不足,但是八路軍拆除了日本人修建的鐵路,進行再次鍛造,最終完成了生產擲彈筒和炮彈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揭秘

  新四軍團長郝濟民 家書暗語談抗戰

  在“社會各界捐贈抗戰文物史料”專題展展廳,有一封1945年2月17日新四軍阜東獨立團團長郝濟民寫給父母的信,其中卻談起了“生意經”,寫 道“我的生意也不錯,因為有成千的朋友們幫助我,什么困難都沒有,一切都很好,希雙親勿念。雖然我沒有困難,可惜的是我的生意太大,我的能力太差,了(原 文)理不了這么大的生意。雖然如此,我還要努力去學習做生意的辦法,以我的學習與進步來孝敬雙親”。

  策展人揭秘說,所謂的“生意”其實指的就是抗日戰爭,郝濟民在信中實際用暗語向雙親報告了自己的情況和獻身革命的理想,同時也介紹了當地老百姓的生活。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