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徒步行軍、聽長征故事、參觀紅色遺址、唱紅歌、吃大鍋飯……22日,北京延慶區大莊科鄉,來自中央和北京市12家企事業單位近400名黨員群眾共同開啟紅色體驗,追尋紅色足跡,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以更好地傳承長征精神。
延慶大莊科地區的沙塘溝、霹破石等7個相鄰村莊是平北抗日根據地的核心地帶,被稱為“紅色后七村”。這里群山連綿,縱深廣闊,群眾基礎良好,八路軍三次挺進北平最早駐扎在此并建立抗日根據地。1938年,平北地區首個農村黨支部在沙塘溝村誕生;1940年昌延聯合縣政府在霹破石村成立。八路軍老十團、老四十團等部隊曾活躍在這里,涌現出白乙化、徐智甫、岳坦、魏興順、趙起等一批抗戰烈士。
22日清晨,來自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新華社北京分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人民大學、團市委等12家在京單位的黨員群眾,身著紅軍裝,高舉旗幟,由霹破石村的昌延聯合縣政府舊址集結出發,分三路體驗徒步行軍,最終在平北紅色第一村紀念館“勝利會師”。途中,他們還參觀了沙塘溝阻擊戰遺址、反掃蕩藏糧洞遺址、抗戰英雄譜紀念碑等,并向白乙化烈士紀念塑像敬獻鮮花。
在隨后進行的紀念活動中,12家單位代表共同為大莊科開放式紅色體驗基地揭幕。原四十團團長、察蒙騎兵支隊隊長賴富之女賴京力,原十團政委、昌延聯合縣縣委書記曾威之女曾遠明等紅軍后代還為隊員們講述了父輩親歷的長征故事。
曾遠明深情回憶起父親曾威在長征中動人心魄的故事,尤其是紅軍戰士犧牲的場景。“對于歷史的回顧,父親生前說得最多的是戰友的犧牲和人民的恩情。感謝區委和平北老區人民舉辦這次紀念活動,讓我們一起努力弘揚、傳承紅軍精神和革命傳統!”她說。
紀念活動中,反映紅軍長征途中艱難跋涉并勝利會師的大型舞蹈、紅軍歌曲合唱等精彩表演,也讓隊員們穿越歷史時空,緬懷英烈們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重溫并理解長征的偉大與艱難。
“我覺得長征精神體現的就是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是一種互相關愛、不怕犧牲的精神。”帶隊參與此次體驗的大莊科鄉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時旭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懷著一顆崇敬的心去重走這一段路,親身感受長征精神,不忘歷史、不忘初心。”
中共北京市延慶區委書記李志軍表示,相聚在這里,就是要銘記紅色歷史,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長征路。面對我國當前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更需要弘揚長征精神,迎難而上,敢于擔當,把長征精神落實在行動上、實踐中,轉化為實現延慶綠色發展新跨越的不竭動力。
據了解,建設紅色體驗基地是延慶對當地紅色文化資源整合利用的一次重要探索。今后,當地將以此基地為平臺,為來此開展活動的單位提供經常化、規范化的紅色教育活動服務,使之成為全市黨組織進行黨員教育、開展組織生活、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