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精尖產業增長迅猛

2016-11-09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限制清退低端落后產業,引進促進優勢產業。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大潮中,通州工商分局打出了“組合拳”,全方位服務副中心產業優化調整。截至今年10月底,通州區共有企業79243戶,同比增長17.12%,個體工商戶63334戶,同比下降1.79%。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等“高精尖”產業增長迅猛,同比分別增長了34.57%、28.75%、22.82%、22.18%。

        助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印度兄妹巴拉特和麗金2001年來京讀書,后扎根中國,在通州宋莊小堡畫家村開了工作室,從事城市廣場雕塑創作已經8年了。最近,他們準備再成立一家公司。10月27日,兄妹倆乘著外商投資企業審批制變備案制的東風,成功在通州工商分局再次拿到了屬于自己的企業名稱。工商工作人員告訴巴拉特,只要前期所需的辦照資料準備齊全,最快4個工作日就能領到營業執照。“先前辦理第一張營業執照的時候,前后審批蓋章總共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巴拉特說,“第二張營業執照竟然只要4天,變化實在太大了。”

        商事制度改革極大地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創業熱情,通州工商分局結合“五證合一”、“先照后證”登記制度改革,圍繞“便利化”做文章,通過推行網上預約、電話預約、“潮汐式”服務和開通微信服務平臺、設置自助服務區等措施,簡化辦事程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準入成本。2016年,通州區新落戶千萬元以上的企業1378家,新設科技、文化、金融三大類高端服務產業的企業3372戶,同比分別增長15.60%、16.35%和111.11%,共有775戶個體工商戶成功轉型升級為有限責任公司或個人獨資企業。截至目前,通州區共有注冊商標18141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10個,北京市著名商標28個。隨著通州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和支柱產業的發展壯大,前三季度通州區實現稅收206億元,同比增長10.63%。

        服務非首都功能疏解

        北京隆源裝飾材料有限公司常年從事水泥、石膏、不銹鋼及玻璃鋼裝飾材料制造。日前,該公司到通州工商分局咨詢辦理企業遷出事宜。工商分局安排專人從政策咨詢、材料準備到文件提交、新照發放為其提供全流程服務,順利完成了該公司經營范圍的變更工作,將公司的生產加工業務遷到外埠。

        從去年開始,通州工商分局在服務產業轉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等領域開展跨地區協作。今年,他們牽線搭橋,成功實現了湖北省荊州市、荊門市招商部門與通州區的主管部門和產業園區工作對接,方便遷出企業及時了解外埠產業發展政策。

        同時,全面提升轄區有形市場的軟硬件建設。在今年4月首度繪制全區有形市場圖譜,建立市場升級綠色服務通道,支持引導24家未正常經營市場轉型為商貿公司或綜合超市。加強對49家被列入清退范圍的有形市場住所管理,暫停新入駐市場商戶登記注冊,先后駁回了389件商戶設立申請,會同相關部門關停不符合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低端有形市場10家,引導注銷長期未經營市場2家,涉及市場攤位1350個。

        同時,嚴把準入關口,禁限行業實現零增長。今年以來,共駁回涉及禁限行業的注冊申請880件。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