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京津冀合作簽244億元大單 涉及11個項目

2016-11-17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集成電路、節能環保、文化創意、智能制造、金融服務……昨日(16日),11個京津冀合作項目在中關村集中簽約,投資額達244.1億元。同時,由中關村發展集團、石家莊市、正定縣多方出資建設的石家莊中關村協同發展有限公司昨日正式宣布成立,為兩地共建石家莊中關村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石家莊科技新城提供全方位服務。

        河北產業裝上“北京芯”

        “北京的創新能力無可替代,而我們有生產落地、承接轉化的極好條件,兩地合作是歷史機遇的必然產物。”說這話的是河北省正定縣投資招商局局長張蘭申。昨天一上午,石家莊副市長、正定縣縣長、正定縣投資招商局局長輪番上陣,沖著臺下上百名中關村企業代表做起了推介。

        “對新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我們市財政給予一次性500萬元補助”,“落戶的集成電路高端封裝測試生產線、芯片生產線等項目,基地可為企業代建定制廠房,并全程代辦注冊、環評、規劃、建設等各種服務”……為吸引中關村集成電路等產業入駐,石家莊給出的條件頗為誘人。

        推介會后,一批北京高科技項目宣布接受河北的入駐“邀請”:北京航天金卡公司的機動車電子標識技術應用項目、紫光國芯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項目、燕園德普和河北正洋建材的空氣能熱泵研發項目、北京漢光舞科技公司的主控芯片固態硬盤研發生產項目……投資額達244.1億元的11個京津冀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這些上百億元的項目即將落地的地方,名叫石家莊正定科技新城。這個規劃面積70.5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由京冀兩地政府整合中關村和石家莊市的優質資源共同推動建設,將重點發展泛半導體和智能硬件兩大優勢產業,并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現代物流四大潛力產業。

        創新輻射窗口“前移”

        “從西站出發,一個小時就能到達正定,再方便不過了。”幾個月前,在中關村智造大街運營著一家智能制造孵化器“砹立方”的王勝彪,已經在正定設立了公司新基地。“我們孵化的項目需要發展空間,而正定需要優秀技術落地,正好優勢互補。”短短幾個月時間,在“砹立方”的牽線搭橋下,由北京一群博士科研人員組成的節能環保公司“燕園德普”將正式落戶正定,他們將把自己在中關村研發的環保科技帶到正定,建立起空氣能熱泵項目的生產基地。

        在“砹立方”“燕園德普”等11個項目簽約前,有不少中關村重大項目的生產、測試環節已經在正定落地。

        半年前,國內首家將新能源汽車電機產品推向產業化,中關村高科技企業精進電動的生產基地在正定破土動工。作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重頭戲,自簽約當日起,精進電動項目就成為了當地政府的“一號工程”。需要跑各種手續,相關部門有專人“保姆式”陪同辦理;施工過程中有難題,每周二上午9時,雷打不動地召開“碰頭會”,施工方、設計方、監理方、園區管委會聚在一起,有問題現場解決……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介紹,包括精進電動年產50萬臺新能源汽車驅動總成生產基地在內,中關村正推動5個重大項目在正定基地落地,總投資達到136億元。同時,新奧特、洛可可與正定縣合作建設的數字媒體技術平臺等一批科技合作項目進展順利。“正定與中關村的緊密協作,將成為中關村創新資源向全國輻射推動的重要窗口,提高中關村輻射帶動能力。”石家莊市常務副市長稅勇說。

        中關村“金母雞”走入津冀

        除了引進精進電動這樣的“金雞蛋”,京津冀創新要素流動中,來自中關村的“金母雞”也成了河北、天津各地爭相引進的對象。

        昨日,中關村發展集團、石家莊市政府、正定縣聯合出資成立石家莊中關村協同發展有限公司,就是將中關村發展集團這只“金母雞”引入河北。

        中關村發展集團透露,中關村正通過“一司一金”的模式推動京津冀一體化。“一金”是指中關村聯合天津寶坻、河北保定、承德、張家口等14個地市政府及金融機構設立規模100億元的“中關村協同創新投資基金”,首期20億元,并采取1只母基金,1只協同創新基金,N只區域子基金的“1+1+N”模式,為區域重點產業化項目、創客空間、共建園區提供融資支持。“一司”則是指由國家部委與京津冀三地共同出資組建京津冀投融資發展公司,并在各地設立協同發展子公司。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吸引央企、社會機構、地方政府等參與,運用市場化手段撬動投資,支持經濟功能區開發、技術研發、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布局。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