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先行先試,融資途徑不斷拓展
A股上市公司278家,今年前11月累計籌資3999.7億元;新三板掛牌公司達1470家,數量居全國第二;截至11月底四板已服務中小 微企業累計4136家,實現各項融資累計約116.02億元;全國首單投貸聯動落地中關村;2011年到2014年間共354家企業通過專利權質押獲得融 資……資金之于企業,如同血液之于人體,通過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與創新探索,北京交出了金融助力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的亮眼答卷。
投貸聯動首落地破融資痛點
“想不到,銀行系資金入股科技企業,竟這么快就成了現實。”回憶起一個月前的那一天,北京仁創生態環保科技股份公司金融業務負責人彭娜記憶猶新。
2016年11月25日,全國投貸聯動首個試點項目正式落地中關村,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分行、國開科技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關村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與仁創簽署了投貸聯動協議,在當日實現數千萬元股權投資、3000萬元貸款同步到位。
這意味著,這家公司在同一天里既拿到了資金儲備所需的銀行貸款,還同時引入了期盼已久的銀行系資金作為戰略性股權投資。
在杭州G20場館、鳥巢前廣場、水立方前廣場……都能見到仁創透水磚和雨水收集系統的身影。由于能夠有效解決城市“滲水、蓄水、凈水”等重要生態難題,仁創近年來進入了高速增長期。但隨之而來的是公司資金壓力與日俱增。
由于信息不對稱,銀行與企業之間缺乏互信,銀行經過層層審批批準貸款時,常常早已錯過了仁創的項目期限。如果能引入銀行作為股權投資方,這樣令人尷尬的“痛點”將得到大大緩解。
然而,股權投資歷來以高風險著稱,而銀行資金對風險把控的要求十分嚴格,兩者似乎天生矛盾。“投貸聯動”的出現,讓曾經的天方夜譚成了現 實。今年4月,銀監會、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文,同意在中關村示范區等5個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投貸聯動產品的核心, 是用被投科創企業未來成長的投資收益來彌補傳統的銀行信貸風險,關鍵在于對科創企業未來成長空間和投資價值能否進行準確估值。”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這樣 解釋投貸聯動的要義。
政策的口子打開了,真正落地仍要靠多方的工作機制創新推進。國開行、國開創投、中關村科技擔保三方成立了特殊的聯合工作小組,三方分別負責 貸款、投資、提供擔保,構建了有效的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從簽署投貸聯動意向書,到最終完成貸款和股權投資,前后僅僅不到3個月。
銀行設立子公司直接投資科創企業,銀行系資本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率先在北京從設想變成了現實。
“三四五板”聯動引資本“活水”
資本是企業發展的源頭活水。近年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北京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四板”)、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五板市場”)在京設立,形成了三、四、五板聯動發展格局。
日益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為本市企業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直接融資機會,助推著眾多企業的快速成長。
年底了,中關村東路財智國際大廈A座的一間辦公室里,北京盛世全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邵忠,正籌劃著明年的融資。
盛世全景成立于2002年。在做了10年的國外軟件代理后,2012年邵忠尋思著要走自主研發的路子。但從代理到研發,轉型的錢從哪兒來?
“可以到四板試試。”一家機構推薦邵忠到資本市場融資,以解燃眉之急。于是,2014年底,盛世全景就成為四板市場首批掛牌企業之一。掛牌 意味著對企業進行展示,也能讓投資者注意到盛世全景。不到一個月,盛世全景把信息掛到五板旗下的眾籌平臺,希望通過發行5%的股權融資400萬元。讓邵忠 驚喜的是,僅兩周時間,公司就順利融資500萬元,超募了25%。
有錢投入研發,半年后,公司產品就開始走向市場。2015年,軟件銷售額1000多萬元,今年產品銷售額達到1500萬元。如今,盛世全景正計劃著通過新一輪融資搶占市場。
借助資本市場,引來發展“活水”,盛世全景僅是本市眾多企業中的一例。據統計,截至上月底,北京轄區共有上市公司278家,占全國A股上市公司的9.29%,排名第二位。前11月,這些公司已累計籌資3999.7億元。
除主板外,對為數眾多的中小微企業而言,多層次資本市場帶來的利好正在逐步顯現。統計顯示,截至12月23日,北京地區新三板掛牌公司達到 1470家,數量居全國第二。這些科技創業企業,在這里尋找到發展壯大的機遇。作為更“草根”的四板市場,截至上月底,也已服務中小微企業累計4136 家,實現各項融資累計約116.02億元。五板市場也日益活躍。
多重金融創新工具巧解難題
北京旅之星業新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邢云萬萬沒想到,納稅信用竟真能幫自己的企業從銀行貸到200萬元。幫他成功貸到款的,是海淀區地稅局、海淀區金融辦、北京銀行等金融機構面向守信科技型企業推出的一種創新型信貸產品“稅銀通”。
旅之星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于一體的移動存儲技術高新技術企業,2010年由普通存儲產品向涉密存儲產品轉型。2015年8月,公司承接了 政府部門的涉密存儲定制項目,在研發費用上的資金壓力與日俱增。可是,缺乏抵押物、缺乏信用記錄成為公司獲得傳統貸款的巨大桎梏。
正在公司強烈需要資金用來做研發產品測試和定型之時,收到了海淀區地稅局發來的關于“稅銀通”產品的邀請函。基于“銀稅互動”創新政策試點 的稅銀通,企業即便沒有優質抵押物,只要有誠信納稅記錄,銀行也會通過小微企業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等乘以一定放大倍數,向小微企業提供信用 貸款,在全國開創了稅、銀、企三方合作的先例。
通過銀行和政府稅務部門的協同互通,小微企業信貸融資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了緩解,原本相對獨立的稅務信用體系和銀行信用體系實現了有效對接,信息變成了真金白銀,成了支撐企業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
創新金融工具“臨門一腳”,為企業解決了棘手的資金難題。從接到邀請函到銀行放貸,短短10個工作日,公司就順利從北京銀行貸款200萬元,得以順利完成了承接項目的階段性研發任務。
在中關村成立,技術源自北京和硅谷兩地的高科技企業量子云,是一家專為影視創作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公司。今年上半年,憑借公司自主研發的彈性云渲染技術等自主知識產權,也獲得了銀行提供的500萬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
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稅銀互動融資、科技保險等創新金融工具,信貸風險補償、創新風險補償等創新機制,北京地區金融機構、政府、中小微企業共擔風險,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越解越順、創新之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