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完善我國滑雪場地設施標準

2017-01-1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市政協委員、首都體育學院教授、中國體育場館管理專家霍建新建議,完善我國滑雪場地設施標準,增加滑雪場地設施安全標準和運營管理標準,并根據國情將場地設施安全標準上升為強制性標準。

   “目前我國滑雪場地設施與滑雪運動發展需求并不適應,與滑雪運動發達國家也存在著較大差距。”霍建新談到,我國滑雪場地設施存在重復建設多、質量不高的問 題,致使惡意競爭時有發生,不能滿足不同目的、不同人群的需要。此外,滑雪場從業人員匱乏、滑雪道劃分不規范、不統一等問題也比較突出。他分析,造成這些 問題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國滑雪運動場地設施標準還不夠完善,缺少準入制度、標準規范不統一、強制性標準少。

  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滑雪場地500余座,雪道面積約3000萬平方米,雪道長度約1000千米。

   2016年11月2日,體育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游局制定了《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 劃(2016-2022年)》,其中明確提出:到2022年,全國滑冰館數量不少于650座,其中新建不少于500座;滑雪場數量達到800座、雪道面積 達到10000萬平方米、雪道長度達到3500千米,其中新建滑雪場不少于240座。

  “這將引發新一輪滑雪場地建設狂潮,滑雪運動場地設施標準的完善迫在眉睫。”霍建新委員建議,建立健全新建滑雪場的準入制度,避免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防止惡性競爭的發生。

  他研究發現,目前我國有關滑雪場地設施方面只有一個強制性標準,內容較為簡單,覆蓋面窄。“應該增加滑雪場地運營管理標準和設施安全標準,并根據國情可將設施安全標準上升為強制性標準。”

  除 了關注滑雪場地的建設,霍建新委員今年還帶來了“加快在我市高校新建冰上項目訓練場館”的提案。他調研發現,北京市標準的冰上訓練場地很少,難以滿足專業 訓練的要求,且管理不規范。此外,北京高校是開展冰上運動的盲區。霍建新說,“盡管青少年冰球人數已經不少,水平也較高,但到了高中以上年齡段就難以往上 發展,北京眾多高校沒有一個組建冰球運動隊。”

  霍建新建議,有必要在專業體育院校建立標準的冰上運動場地,為高校發展冰上運動提供活動空間和平臺,填補北京高校開展冰上運動的盲區。并通過專業體育院校與中小學校合作發展,為冰上運動走進中小學校園創造良好條件。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