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春節效應的刺激,今年首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漲幅一舉創下了一年多來的新高,實現了“高開”走勢。昨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 新一期國內CPI數據顯示,上月全國CPI同比上漲2.5%,其中城市上漲2.6%,農村上漲2.2%。由于受到春節的影響,食品價格漲幅擴大,同時一些 服務價格也明顯提高,其中上月食品價格上漲2.7%,非食品價格上漲2.5%;消費品價格上漲2.2%,服務價格上漲3.2%,共同推動了CPI漲勢攀上 一年來的最高位。
上個月的食品價格走勢具有明顯的“春節特征”:水產品、畜肉的價格漲幅最大,分別達到了6.4%和5.7%,其中豬肉價格更是上漲了7.1%, 引領各品類之首。另外鮮果價格漲幅也在4.8%,相比之下,鮮菜價格則算是平穩,漲幅僅為1.6%。而蛋類、奶類價格在上個月還有所下降,其中蛋價大幅下 跌9.1%,是跌幅最大的食品品類。另外,上個月正逢寒假和春運兩大出行高峰,出行人員增多導致交通和旅游價格上漲明顯。數據顯示,上月的飛機票價格比去 年12月份上漲了將近兩成,而旅行社收費也上漲了一成多。另外,上月長途汽車、賓館住宿價格也比前月分別上漲了3.4%和3.2%,合計影響CPI環比上 漲約0.23個百分點。此外,受國內成品油調價影響,上個月國內汽、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上漲4.7%和5.2%。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昨天在解讀1月份CPI數據時表示,據測算,在1月份2.5%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影響約 為1.5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0個百分點;2月份由于“春節錯月”和上年同期基數較高,翹尾影響將明顯回落。同時,今年1月份1.0%的CPI環 比漲幅,則比2016年和2015年春節所在月份環比漲幅分別低0.6和0.2個百分點,這主要原因是受暖冬影響鮮菜價格環比漲幅遠低于前兩年春節月份。
國家統計局昨天還發布了上個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PPI環比上漲0.8%,漲幅在連續擴大4個月后出現回落。從同 比看,1月份PPI上漲6.9%,其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6.1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8個百分點。在調查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3個 行業產品價格同比上漲,比上月增加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