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狗糧”生意的佩蒂股份近日成功過會,成為今年以來第6家IPO成功的新三板企業。而在佩蒂股份身后,還有90家新三板IPO在審企業,而目前已接受IPO輔導的新三板企業更是接近400家。
IPO梯隊浩浩蕩蕩,掀起轉板浪潮,正是當下“萬馬奔騰”時代的新三板市場最惹眼的景象。然而,新三板轉板之路并非坦途,也可能遇到埋雷。近日有IPO企業在臨門一腳時,卻意外主動撤回申請,導致股價暴跌近70%,更是為新三板企業IPO敲響警鐘。
400家新三板企業沖擊IPO
用時一年零一天,佩蒂股份刷新了新三板從申報到過會的最短時間記錄。4月24日,在提出IPO申請兩年后,艾艾精工終于成功過會,拿到A股IPO的批文。再算上拓斯達、三星新材、光莆電子和新天藥業,今年以來已有6家新三板企業成功轉板。
謀求IPO的新三板企業仍在不斷擴容。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接受IPO輔導的新三板企業已超過400家。5月5日,芯能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4月19日向證監會提出IPO申請已被受理,成為最新一例申請IPO的新三板企業。
證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受理首發申請的600余家企業中,有近90家來自新三板。今年以來已通過139家IPO申請,已超過去年全年過會數量的一半,市場預計將有500家企業上市。業內普遍認為,IPO審核明顯提速,正刺激著更多的新三板企業打起轉板主意。
除IPO政策環境利好外,新三板企業選擇IPO,也不失為一種“有理想”的表現。畢竟目前新三板流動性總體還是偏差,短期內可能也無法改善。很多掛牌企業,并沒有如愿融到錢,在缺乏實質性利益的情況下,業績稍好的公司謀求轉板也在情理之中。從新三板通往A股的路上,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帶動摘牌潮 催熱IPO概念
掛牌企業紛紛宣告轉戰A股,給新三板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一波明顯的摘牌潮。上周,新三板就有23家公司摘牌,創下單周摘牌數量之最。一項統計顯示,在新三板目前193家摘牌企業中,有102家是在今年摘牌。還有一批公司已發布擬摘牌公告,趕往摘牌的路上。
這些摘牌公司去哪兒了?盡管摘牌原因五花八門,但可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備戰A股IPO。僅今年以來,就有31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不到一年就摘牌了,其中正在IPO輔導或因籌備上市摘牌的就占9家。
比如杰普特,這家公司去年12月23日才掛牌,但僅僅兩周之后,公司就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最終在今年3月21日正式終止掛牌,掛牌時間只有88天。公告顯示,目前杰普特IPO相關工作正在緊張推進,為集中有限的人力,盡快完成IPO申報,公司決定摘牌。
另一方面,投資者追求跨市場套利,一些新三板IPO概念也被炒得火熱。有私募人士對媒體表示,隨著IPO提速,去年四季度以來,越來越多資金涌入新三板投資優質標的,Pre-IPO概念成為新三板市場的主流投資邏輯。目前大部分機構注意力基本集中在兩類標的,有望躋身精選層和有IPO前景的掛牌公司,后者占比大概在70%至80%。
追逐IPO路上當心“踩雷”
當然,IPO也不是想玩就能玩,搞砸了可能讓投資者和企業“哭暈”。
邁奇化學是一家主營化工溶劑、化工助劑及電子化學品的創新層公司。2015年10月底宣布進入IPO輔導階段,是較早一批啟動IPO的新三板企業。今年1月,證監會對其申報材料進行反饋。值得注意的是,邁奇化學從宣布IPO開始,公司股價就扶搖直上,每股7.28元一路捧高至14.3元,漲幅高達96.43%,總市值也暴漲至11億元。公司股東人數也從掛牌之初的21人,變為2016年年報披露的212人。
正當投資者憧憬著企業IPO過會之后“喝酒吃肉”時,邁奇化學上月卻突然宣布撤回IPO申請,這無疑讓埋伏好的投資者挨了一記悶棍。對撤回原因,公司公告稱,由于今年一季度業績出現虧損,并預計今年上半年同比業績大幅下滑,可能出現不滿足上市條件。
而邁奇化學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3.95億元,同比增長22.65%,實現凈利潤5463.35萬元,同比增長66.24%,頗為亮眼。業績前后變臉,劇情反轉太猛,讓人一頭霧水。有市場人士指出,今年2月24日,邁奇化學在證監會組織的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中被抽中。這意味著,企業將會接受十分嚴苛的審查。邁奇化學撤回申請,或與此有關。
邁奇化學不會成為因業績變臉終止IPO的個例。“由于許多新三板企業在掛牌期間出于融資目的,對財務報表進行了粉飾,這類企業在申報IPO過程中,業績變臉或收到監管部門質疑的風險也將會陸續爆發。”有分析人士表示。邁奇化學正在為這些企業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