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解碼“獨角獸”)自信 執著 焦慮——獨角獸企業創始人精神“三特質”

2017-07-25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因為站在技術前沿,看到未來,他們充滿自信;

  因為對夢想矢志不渝的追求,他們才那么堅定和執著;

  因為技術快速迭代和市場競爭殘酷,他們無不深深焦慮,絲毫不敢懈怠……

  記者走近一個個獨角獸企業創始人后發現:就像紅、黃、藍三原色構成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一樣,正是自信、執著和焦慮這三種獨角獸企業創始人身上共同具備的精神氣質,催生了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獨角獸”世界。

   自信:洞見未來,創新引領

  “我們改變了手機行業。5年前手機行業是什么樣子?”“小米的目標是用15年至20年時間推動整個中國制造業進步,改變大家對國貨的印象”……話語之間,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的自信溢于言表。

  這種自信,不僅來源于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同樣來源于技術實力:小米去年全球申請發明專利7071項,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達3000項左右,且一半是國際專利。雷軍說:“可能再過三五年,大家會發現小米是專利上的巨頭。”

  挺立全球技術前沿,使這位連續創業者得出這樣的判斷:“在中國,尤其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新是世界領先的。再過一二十年,中國在各大核心技術上都是世界領先的。”

  自信,也源于獨角獸企業創始人對未來的洞見能力。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認為全球將很快進入無人駕駛時代,共享汽車、智能汽車等革命將到來……

  成長僅5年時間,每天服務超過2000萬筆交易,投資全球前五大在線出行平臺,成為全球最大的交通出行平臺,滴滴出行從創業之初就不滿足于中國市場,而是將“引領全球”作為目標。

  “大家覺得中國互聯網公司一旦做成什么事,一定是借鑒國外的模式和經驗,這是骨子里的不自信。”在程維看來,當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綜合實力和美國公司的差距越來越小,一些領域甚至旗鼓相當。中國現在很多創新不再是復制美國模式,而且中國企業憑借技術、運營效率和團隊精神將更有底氣和能力率先走出去,去打“客場”比賽。

  北京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認為,之所以出現獨角獸企業,創業者具有洞見能力這一點至關重要。相比過去,新時期的創業者更有洞察產業變革方向的敏銳度,且敢于引領產業和變革。

  執著:攜夢前行,義無反顧

  快手是一家以展示用戶短視頻為主的平臺型企業,一直把記錄和分享作為自身使命,僅5年時間就達到每天活躍用戶6000萬的量級。

  從過去的GIF動圖到短視頻,從VR、AR到未來的全息影像資料,快手創始人宿華的夢想就是“希望做世界的一面鏡子”。

  為了這個夢想,開始創業時,他們創始團隊與4家公司擠在一個140平方米的三居室民宅里,一干就是6年;當下,快手正在研發用于記錄的“鼻梁上的設備”。

  “雖然做硬件是我們完全不具備的能力,但只要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記錄,再難我們也做。”宿華說,“記錄是永恒的需求。我會用當下最好的技術把記錄做到極致。”

  自主研發芯片,被許多企業視為畏途。是“推動整個中國制造業進步”的夢想,讓小米從2014年起就義無反顧走上了研發芯片之路,投入超10億元資金,僅用28個月就自主研發出了“澎湃S1”芯片,批量用于手機。

  “今天手機公司已經進入了最慘烈的淘汰階段,最終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未來‘笑傲江湖’。”雷軍說。

  焦慮:怕跟不上時代、抓不住機遇

  創業維艱。即便是已達到10億美元甚至100億美元的估值,“獨角獸”企業的創始人們仍時時刻刻與時間賽跑,也時刻處于“焦慮”之中。

  歷時7年成長為估值已達450億美元的小米絲毫不敢放慢腳步,因為不管是技術創新還是企業運營,永遠都有難題需要攻克。

  雷軍表示,企業不僅要談創新,還有很多實際操作問題需要解決。比如保證質量和產品交付。小米成長到現今的體量,就需要去應對供應鏈全球化可能帶來的產能不足等問題。“我每天都要關心匯率、政治、天文地理等情況。如果小米成長為上千億級別的公司,那操心的事更多,我每天都會睡不著覺。”

  “過去會因為部分內容不滿足一些人的審美而遭受攻擊。”宿華說,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去管理好平臺和內容,但也希望看到社會進一步的包容。

  一邊是全球范圍內各行業窗口期越來越短,留給企業的創新時間越來越少;一邊是監管對網約車發展提出挑戰。程維說,希望能給創新企業多一點時間,“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中關村管委會原主任、現任中關村銀行董事長郭洪認為,北京獨角獸企業集中爆發,背后的深刻原因在于大家對未來不確定性充滿著集體焦慮。“未來是什么?大家有怕跟不上時代的焦慮、怕抓不住機遇的遺憾。”

  他們:實際上是創業家

  “‘獨角獸’企業扎堆中關村,集中體現了不少中關村的創業者極具企業家精神。他們實際上是創業家,是一群有使命有夢想的人,懷揣著改變世界的夢想,敢于冒險,敢于創新,敢于突破,敢于去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郭洪一句話道出獨角獸企業創始人隊伍的精神特質。

  2016年5月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指出,要發揮企業家在創新創業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導企業家精神,樹立創新光榮、創新致富的社會導向,依法保護企業家的創新收益和財產權,培養造就一大批勇于創新、敢于冒險的創新型企業家。

  在王德祿看來,“獨角獸”創始人身上都有著強烈的使命感,這是企業家精神里最難能可貴的。“創業要面臨多方面挑戰,只有具有使命感,他們才能在艱苦的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否則這個行業就‘死’掉了。沒有使命感,‘改變產業、改變世界’這件事就不可能做成。”

  “為了社會進步,他們承受了常人甚至一般企業負責人難以承受的壓力,我們要向每一位創業者致敬。”郭洪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