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被叫停的開放科學實踐活動資源單位經過整改后,近日重新開課。本學期,北京市安排500余名督查員,對每周開展的科學實踐活動進行督查。
11日一早,市級督查員何老師趕到首都國醫(yī)名師館,他要督查的活動包括“提神醒腦清涼油”“VE人體護衛(wèi)使”等。他點開手機里的一款督查專用APP,頁面上不僅顯示有督查項目的名稱、開課時間等基礎信息,甚至還有授課老師的名字、身份證號碼和照片等。“我要核對是否是備案老師授課,如果主講人員和輔助人員數(shù)量不符合要求,人員與備案不符,就可以暫時叫停這項活動。”
今年,市教委對科學實踐活動“動真格”了。每周活動期間,都會有市區(qū)兩級督查員實地“打分”。市教委還設置了9條“紅線”,活動主辦方一旦觸及就會被叫停。比如替換操作器材,活動中使用的藥品或器具對學生有嚴重安全隱患且未配齊存儲及防護用具;推遲組織活動時間20分鐘以上;動手實踐時間少于60分鐘等。截至目前,已累計有22家資源單位因存在問題被暫停服務。
如果預約了被叫停的活動,學生也不會無課可上。目前,本學期開放科學活動項目課時供給量與學生需求量達到1.5:1。同時,該活動項目預約時間為全學期,截至2018年2月2日,學生不必擔心因為已預約活動項目被取消而無法完成本學期活動任務。
何老師樓上樓下轉了一圈,一邊在APP中引導標識一欄中扣了1分,一邊扭頭跟活動主辦方工作人員解釋,“現(xiàn)在門上沒有貼課表,學生找不到教室。樓道里也應該適當增加安全提示。”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學期起,督查員首次統(tǒng)一使用手機APP進行全程督查取證和實時評價,每一次督查員都要從安全管理、場地條件、活動實施3個維度19個要點進行打分。
每周,督查員們的評分都將匯總。市級督查組將花費三四天的時間進行核實、匯總、分析,對存在問題的資源單位下達書面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完成經審核通過后可恢復服務。
11日是本學期初中科學活動的第6個自主選課活動日,本市已累計有198家資源單位、762個開課地點、766個項目活動開課,全市初一初二年級學生近30萬人次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