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籌備多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開始迎客。2500余件珍貴文物將為人們系統地展現綿延不斷的中國古代文明。
昨天上午,國博17000平方米的展廳內,500件一級文物和2000余件珍貴文物都已安放妥帖。為了更客觀地展現古代中國的發展歷程,本次陳列以王朝更替為主要脈絡,分為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遼宋夏金元時期和明清時期八個部分。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展覽部分,戰國曾乙侯自作用器青銅冰鑒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細賞。該器由方鑒、方缶組合而成,缶置于鑒內。使用時,缶內盛酒,鑒和缶之間放冰塊,便可起到冰鎮、保鮮酒的作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千人擊缶”的缶,便是以此器為原型。
秦漢時期的展覽部分,河北定縣出土的金縷玉柙吸引了全場的目光。玉柙又名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所使用的殮服。此次展出的金縷玉柙的主人便是中山懷王劉修。此外,仰韶文化時期的蚌塑“龍虎”墓、商朝的四羊青銅方尊、秦朝的武士陶俑等等,每一件文物無不展現了其所處時期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