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3D生活的“暢想”

2012-04-28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3年前,電影《阿凡達》讓無數中國觀眾第一次領略3D的魅力,3年后,經過3D技術包裝的《泰坦尼克號》再次讓全世界觀眾身心震撼。隨著3D概念深入人心,3D早已走出影院,將“觸角”伸到更廣泛的領域。3D報紙、3D游戲機、3D打印機陸續出現,撲面而來的3D生活為人們打開一個新“視界”。

    3D讓生活立體起來

    讓我們設想一下,2012年的某一天,當你回到家中,打開電視,發現客廳變成了綠茵場,奧運會比賽正在你家上演,各路球星在你身邊穿梭;打開電腦游戲,諸葛亮正在你的電腦桌上排兵布陣;拿出數碼相機,參加學校運動會的女兒正在你手中奔跑……

    這一切不是夢,而是已經發生的現實。隨著3D技術在電子消費品中的應用,3D電視、3D相機、3D電腦等諸多產品已經逐漸走向市場,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改變著人們記錄和重現生活的方式。

    除了3D電影,醫療領域已經出現3D醫療設備和3D手術,醫生不僅能更全面地觀察病人的身體,還可以掃描病人牙齒,一次性制作完成正畸牙套;在建筑領域,3D效果圖幫助建筑設計師輕松做出漂亮的效果展示;在傳統報業,國內10余家媒體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3D報紙”,讀者戴上附送的3D眼鏡后不禁驚嘆“報紙原來也能這么讀!”

    教學方面,有3D虛擬教室和虛擬課堂,讓你如親臨名師講堂般真實;軍事方面,有3D軍事模型和3D軍事演練,讓士兵在虛擬環境中展開激烈斗爭;旅游方面,有3D虛擬旅游,讓你不出門就能看遍世界各地的無限風光……

    同樣,奧迪等汽車業巨頭也競相推出3D導航界面,模擬真實的建筑、街道和車輛;而不愿花大價錢購買車載GPS的消費者則可以選擇支持三維影像的GPS智能手機,既便攜又省錢。

    3D技術運用在打印機領域有著更為神奇的效果。美國科學家發明的一種可打印出三維效果的打印機,已經成功推向市場。你不小心踩碎了手機的外殼?沒關系,用手邊的3D打印機打印一個全新的外殼換上,你的手機很快就煥然一新。

    3D電影回歸藝術本質

    當電子消費品產業對“3D概念”的推崇如火如荼之時,3D電影卻開始了反思,逐漸回歸藝術創作的本質。

    “3D教父”卡梅隆在此間舉行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公開表示,3D只是技術手段,電影創作者的思想更重要。“3D只是服務于電影創作的一種工具,屬于技術手段,真正決定一部影片成敗的,仍是好的故事與創意,這取決于創作者的思想和觀念。” 卡梅隆說,“技術手段是為了更好地演繹故事,提升藝術效果。” 

    “盡管3D電影如今已成為一股潮流,勢不可擋,但追溯歷史,3D電影早年的探索之路充滿坎坷。”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說,“從最初不被認可,到如今被觀眾喜愛,3D電影逐漸走出了‘技術為王’的禁錮,不再為了3D而3D。”

    從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愛情的力量》問世,到1952年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非洲歷險記》上映,早期的3D電影一直無法擺脫對技術的過度渲染。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生活》雜志曾評論3D電影“只不過是在玩魔術而已,根本不是藝術。”

    隨著觀眾審美和消費習慣的改變,3D電影大范圍上映始于2008年的《地心歷險記》。盡管2008年中國的3D銀幕數量只有86塊,《地心歷險記》6700萬元的票房卻極大地刺激了院線老板的胃口,3D銀幕和設備迅速增長。而當《阿凡達》2009年上映時,中國的3D銀幕數量已接近600塊。

    電視是3D的未來? 

    去電影院看3D電影,畢竟影片有限,而且票價不菲,只能滿足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如何實現3D技術的大眾化?卡梅隆在接受采訪時認為,電視才是3D技術未來發展的決定因素。

    “從家電市場上源源不斷推出的3D電視新品,我們可以看到,普及3D電視之夢將不再遙遠。”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助理張亞晨表示,今年國內外家電品牌企業的中高端電視新品幾乎都是3D電視,3D電視將會是當前和未來最重要的3D顯示終端產品。

    技術進步的同時,3D電視的價格也越發“親民”,3D電視規模化普及已經近在眼前。在蘇寧易購網上銷售平臺上,5000元左右的國產品牌3D電視型號已為數不少。

    2012年1月1日,國內首個3D電視頻道開播,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3D電視“有終端缺內容”的尷尬境地。這意味著,擁有3D電視的家庭可以收看到3D版的倫敦奧運會等電視節目。

    中國電子商會發布的《2011年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及2012預測報告》認為,2012年3D電視頻道開播將加速3D電視普及,2012年市場需求規模估計達到2000萬臺,占比接近50%。

    張亞晨認為,作為一個新興產業,3D電視的發展還面臨著諸多挑戰。首先,多數3D電視還需要戴著眼鏡觀看,已經習慣于裸眼觀看電視的人很有可能不習慣,要打破這種習慣需要一定的時間。此外,由于3D制作成本較高,可供觀眾免費放映的內容相對匱乏,無法支撐起消費終端的推廣,預計3D電視平民化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

    記者了解到,東芝、夏普、TCL等企業已經實現裸眼3D電視技術,并開始進入市場推廣?仿≡诓稍L中也表示,裸眼3D技術應用到影院還有很多未知數,涉及觀眾的位置等技術難題,但可以預見的一個趨勢是,裸眼3D將率先走進家庭用戶當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