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婁師白先生(前)提筆對鄧白躍進(后)的畫作進行指點。
圖為鄧白躍進的畫作《情趣》。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3周年、澳門回歸13周年,應中聯辦與澳門特區邀請,著名國畫大師婁師白入室弟子鄧白躍進將于今年9月赴澳門舉辦個人畫展。屆時,將展出鄧白躍進近期創作的70余幅作品。
走進鄧白躍進位于北京北土城附近的一間工作室,正面懸掛著婁師白先生專為他題寫的牌匾《聽雨軒》。他告訴記者,此次準備赴澳門展出的作品,主要反映祖國繁榮昌盛的主題,目前已創作完成一半以上,其中最大的一幅作品《和諧圖》達一丈二尺。
1958年3月出生于北京的鄧白躍進,原名鄧躍進,后經婁師白先生更名為鄧白躍進。他從小對藝術有濃厚的興趣,幼年在北京市少年宮學習繪畫和舞蹈,18歲參軍到部隊邊服役邊創作,后在北京市委辦公廳長期從事文化創作工作。1980年,他拜著名國畫大師婁師白先生為師,隨婁先生吃、住、行、習數載,深得婁先生言傳身教,領悟極深,在畫法上沿襲其師風格,繼承和發揚了齊派的藝術特色。
婁師白先生曾這樣評價鄧白躍進:“在我的入室弟子中,鄧白躍進是年輕、勤奮、突出的一個。從小,他就喜愛文藝,可以說有天賦的藝術細胞。隨我學畫后,他在學習上表現出了一種鐵杵磨針的刻苦鉆研精神。對我和其他教師的每一幅作品,甚至一花一葉、一筆一墨,都是十幾遍、幾十遍的研習,以摹其形、聽其心、探討其理,常常廢寢忘食、秉燭達旦。經過長期的努力,躍進的畫有了飛躍似的發展。”
鄧白躍進的作品大都取材于現實題材,無論多姿多彩的雨荷、紫藤、蕉蔭,還是靈動可愛的雛鴨、金蟬、螃蟹,都散發出浪漫主義氣息。高貴的紫色、清雅的綠色充溢著畫面,使人仿佛在輕盈的春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描繪出純樸真摯的人間溫情,體現出畫家寧靜的詩心情懷。他創作的紫藤畫,高貴典雅,花穗懸垂,繁英串串,盡顯一派“紫氣東來”的景象;平時溫順的小鴨子,在他眼里成了吉祥物,落在紙上儼然成了鮮活生動的“吉利圖”;還有那初開的荷花與橫行的螃蟹融合而成的“和諧圖”,更給人以無限美好的遐想,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鄧白躍進認為,創作雖然是枯燥的,但過程是美好的,關鍵要找到自己的方式。每每靈感來臨,即使到了深夜,他也要斟上一杯紅酒,伴隨著舒緩的音樂,將一瞬間的靈感閃爍即時投諸紙上,待作品完成時,時針常常不知不覺指向了凌晨三四點,有時甚至通宵達旦。
鄧白躍進的創作成就,多有解人齒及。歐陽中石先生為他題寫了“騏驥凌空”,李鐸先生為他題寫了“云護屏山開畫本、雨催花氣入吟箋”。2011年8月,婁師白夫人王立坤為他的畫冊題跋寫道:“鄧白躍進是最勤奮善良的入室弟子,我先生經常在他的國畫作品上題字勉之,為他作序,并為其更名為‘鄧白躍進’,題匾‘聽雨軒’,制印‘師白門下’‘鄧白’‘躍進’,希望他能夠繼承發展齊派的國畫藝術。”
鄧白躍進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華民族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會員、北京匠門書畫院院長、中國美協河北創作基地副主任,其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榮寶齋和國家博物館展出,并入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學藝術名人錄,作品被國內外廣泛收藏。2010年,他創作的4條屏《和諧圖》分別在慶祝澳門回歸11周年和慶祝新中國成立61周年的全國書畫大展中榮獲金獎。2008年8月,他被聯合國世界基金會授予中國畫繼承與發展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