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中國繪畫精品起航倫敦奧運

2012-07-1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13日下午,“創意城市·2012倫敦美術大展”暨“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北京特邀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由中國數十位知名藝術家為倫敦奧運會創作的百余幅繪畫精品首次亮相。這也是繼成功舉辦“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之后,中國文化機構奉獻給世界的又一次奧林匹克藝術盛典。據悉,由同一國文化機構在奧運會期間,連續兩屆組織主辦以奧林匹克為主題的美術大展,這在奧林匹克藝術史上絕無僅有。

    據了解,經倫敦奧組委授權,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正式成為倫敦奧運會期間的重點文化項目,并使用倫敦2012“靈感(Inspire)”標識和“創意城市·2012倫敦美術大展”名稱。

    本次北京特邀展展出的130余幅中國畫、油畫和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匯集了當代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近百位藝術家。他們中既有范曾、劉文西、劉大為、馮遠、袁運甫等老當益壯的名家大腕,也有冷軍、朝戈、忻東旺等中青年一代的中堅力量。步入中國美術館三層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徐唯辛創作的油畫《薩馬蘭奇》,這是一幅超大黑白人物肖像。以黑白顏色繪制油畫肖像,對很多人來說都很新鮮,以至現場不少參觀者都湊到跟前想看一看到底是照片還是繪畫。與它緊鄰的是馮遠創作的《爭先》——一群抽象的自行車手正爭先恐后往前方騎行。“我主要是想體現奧林匹克最核心的精神,更高、更快、更強,當然,它并不直接與成績相關聯。”作為本次大展藝術指導委員會主席,馮遠希望通過這批繪畫精品,在奧林匹克藝術中涂抹中國色彩。

    事實上,這的確是一批盡顯東方魅力的作品。在以人物肖像畫為主的一側展廳里,劉文西的《黃土地的老人》畫中,一身西北農民扮相的老人正帶著小孫女一起推著石磨;何多苓的《躺著的女孩》慵懶里不失一份對生活的憧憬;楊曉陽的寫意人物畫《晨妝》,展示西北農民質樸、寬厚,以及由此生發的純樸之美;劉孔喜則將筆觸聚焦到《英俊的維吾爾族刀郎舞演員》。與展現中華文化發源地人民的面貌相比,戴士和寥寥數筆勾勒出的《香肩·恐龍和美女》就要顯得另類不少,他希望作品中曾經主宰世界如今消失殆盡的恐龍能引導參觀者去思考。

    如果說人物畫被賦予較多民族符號,那么另一個展廳里的山水畫幾乎成了祖國大好山河的集中展示。龍瑞的《萬壑千山送雨聲》中,崇山峻嶺間幾條江河穿過,山林深處數戶人家,西部山川的毓秀雄渾躍然紙上;滿維起的《綠野山莊》,盡顯桂北侗鄉的靈秀。比畫作更有意境的是其名稱。尼瑪澤仁的《馬疾成飛鳥,天窮超夕陽》、方駿的《山色入闌干》、田黎明的《心清物遠》,無不精煉又詩意。于是,一些參觀者索性將關注點放到英語譯文上。

    “中華詩詞魅力就在于傳神,翻譯到位了才能傳遞出那份神韻。”本次大展組委會副主席、意大利人桑福告訴記者,他深深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他舉例說,王西京的《南海普濟圖》和王申勇的《熊貓》,既是中國文化符號的代表,也同樣得到西方的認可。

    此次北京特邀展將持續至7月20日。本次美術大展組委會執行主席董俊新介紹說,這批參展藝術家之后將會同海外其他藝術家一起,乘坐南航A380客機共赴倫敦,參加以“泰晤士河·長城——擁抱世界”為主題的倫敦美術大展。屆時,500余幅海內外繪畫精品將亮相倫敦博物館。

    鏈接

    奧林匹克美術大會

    國際奧林匹克運動與藝術大賽誕生于1912年第五屆瑞典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期間,此后與歷屆奧運會同年舉辦,直到1948年倫敦奧運會后停止。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主辦方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和北京奧林匹克文化促進會成功主辦“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

    據主辦方透露,本屆美術大會結束后,有望在北京或相關城市籌建藝術(博物館)中心,將“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的800余幅(件)美術作品和本次倫敦展的500余幅美術作品,共1300余幅(件)作品,作為奧林匹克文化遺產留在中國,并對海內外公眾長期展示。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