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觀眾在參觀中國古代木雕藝術展。當日,中國古代木雕藝術展在北京金漆鑲嵌有限責任公司河北大廠生產基地展廳開展。本次展覽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等單位主辦、北京金漆鑲嵌有限責任公司承辦,薈萃了古建木雕、木雕擺件和木雕家具等近千件精品,很多作品展現出精湛的雕刻技法,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鑒賞價值和收藏研究價值。
8月26日,觀眾在參觀中國古代木雕藝術展。
中國古代木雕藝術展26日在北京金漆鑲嵌有限責任公司河北大廠生產基地展廳開展。本次展覽薈萃了古建木雕、木雕擺件和木雕家具等近千件精品,讓觀眾領略到中國木雕文化的博大精深。
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等單位主辦、北京金漆鑲嵌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古建木雕中的精華——260多對雀替,此外還有過梁、老門、老窗、老車、花板、雕件、隔扇、床面、門面、古床、家具等十二大類木雕精品。工藝有傳統深淺浮雕、鏤雕、圓雕等雕刻技法,兼容了南北各派風格,既有宮廷雍容華貴之風,又有江南書卷之氣以及各種民俗風格;簡約者而不簡單,復雜者而不雜亂,層次豐滿而清晰;雕工精美雋秀、細膩生動,異彩紛呈。
在1200平方米的木雕藝術展廳中記者看到,“清中期木雕金漆瘦骨羅漢”,人物刻畫栩栩如生;長6米、寬60公分、厚40公分的樟木獨木大型木雕過梁,以歷史典故《鄱陽湖之戰》為題材,展現了元末朱元璋大勝陳友諒的一場戰役,木雕畫面氣勢恢宏。很多作品展現出精湛的雕刻技法,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鑒賞價值和收藏研究價值。
北京金漆鑲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北京市一級工藝美術大師柏德元介紹,木雕藝術是中國古代建筑裝飾中常用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題材廣泛,包括歷史典故、文學名著、宗教神話、民間傳說、民俗民風、奇花異草、珍禽瑞獸,有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等寓意。
“本次展出的木雕精品,有些是從古董商和收藏家手中淘來的,有些是從老百姓家的草棚里和灶臺旁搶救出來的,具有獨特的圖案構思和精湛的雕刻技法。”柏德元說,“古代木雕藝人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當我們今天觀賞古人流傳下來的一件件木雕精品時,無不為其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藝而發出由衷的贊嘆。作為中華民族的后人,我們有責任將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并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