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簡帛書法藝術院院長吳巍編著的《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日前在京正式出版。簡帛書法是介于篆書和隸書之間的實用書寫形式。篆隸之變最早發生在春秋戰國之際,延續到西漢前期,前后長達數百年。秦統一六國后把小篆作為通行的官方書寫文字,簡帛書體依然是官民記事、個人著述的主要書寫形式。此次出版的《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收集簡帛體實用單字8200個,它的出版填補了中國書法史的一個空白。圖為《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編著者吳巍在介紹簡帛書法(7月19日攝)。
由北京簡帛書法藝術院院長吳巍編著的《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日前在京正式出版。簡帛書法是介于篆書和隸書之間的實用書寫形式。篆隸之變最早發生在春秋戰國之際,延續到西漢前期,前后長達數百年。秦統一六國后把小篆作為通行的官方書寫文字,簡帛書體依然是官民記事、個人著述的主要書寫形式。此次出版的《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收集簡帛體實用單字8200個,它的出版填補了中國書法史的一個空白。圖為《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編著者吳巍在介紹簡帛書法(7月19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