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14年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藝博會”)上,一組陶瓷雕塑藝術瓷板畫作品備受觀眾關注,尤其是懸雕瓷畫系列技壓全場并斬獲特等獎。近日,筆者拜訪了北京工美藝術大師、陶瓷藝術家、懸雕瓷畫創始人徐初澤先生。
圖為徐初澤獲2014年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特等獎作品。
屢斬大獎,小堡南街里的陶瓷大家
徐初澤及他的“瓷藝坊”坐落在宋莊小堡南街106號。一進門便是展廳,墻上懸掛著徐初澤的懸雕瓷畫系列作品。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原本不善言 詞的徐初澤卻侃侃而談,對筆者講述他創作的艱難和他的創作思路及其所表現的藝術語言,他的作品主要囊括歷史、民族等具有民族責任感的題材。
穿過展廳,是一個露天的小院。聽徐初澤講,剛來的時候,小院的土壤很貧瘠,院子里唯一的一顆柿子樹也瀕臨死亡,如今經過他的改良,柿子樹結起了豐碩的果實,樹旁的空地被用來種些時令的蔬菜,圍繞這個小院的是他的展廳、創作室、燒窯坊。
徐初澤的懸雕瓷畫藝術作品獲得藝博會特等獎,認識他的朋友們認為這一點也不意外,因為這早已不是第一次獲得大獎。2012年他的懸雕瓷畫“古鎮”系列作品獲得美國圣地亞哥世界藝術博覽會最佳創意獎及2013西湖國際藝術博覽會春季展金獎。
徐初澤獲獎作品懸雕瓷畫“古鎮”系列。
具有獨家專利保護的合瓶組合瓶系列茶具是徐初澤的一大創舉。他巧妙的將完整的一套茶具結合于一個葫蘆內,表面上看是一個質地精美的瓷葫蘆, 但是將葫蘆各個部分分開卻是一套樣樣俱全的茶具,其中的文化寓意更是極其豐富,合瓶即取‘和平’之意。徐初澤介紹,當時 NBA球星科比訪華時,中方接待單位希望贈送給科比一套體現中國文化特色的藝術品,后來選中他設計的作品《上善若水》,該作品他借用了《道德經》中‘上善 若水’這一思想,瓶身內外畫有老子、山水、葫蘆和球星科比等畫面,體現表現包容萬物之個性,弘揚仁愛和奉獻之美德,倡導和平之夙愿。
徐初澤獲獨家專利保護的“合瓶”系列作品之《上善若水》。
只做自己,偷師學藝成就“陶瓷達人”
面對自己的作品徐初澤如數家珍,他說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包含了屬于他自己想要去表達的故事與文化。而徐初澤的作品從陶泥、制坯、上釉、燒窯、成瓷到最后展現在人們眼前卻是一人完成了所有步驟。
“小時候便對畫畫感興趣,十五六歲參加了余干縣縣城組織的書畫大賽,我的參賽作品獲得了一等獎,那張證書我到現在還保存著。”徐初澤對于那時的經歷依然記憶猶新。也是從這張證書開始,徐初澤的藝術人生一步步開啟。
徐初澤在家鄉余干縣的國營建筑陶瓷廠做設計工作期間,中國建材工藝協會在魯迅美術學院開辦首屆陶瓷藝術培訓班,徐初澤被送到魯迅美術學院學習專業知識,這也是徐初澤第一次接受到科班的系統的美術教育。
培訓學習結束之后,徐初澤仍然回到了陶瓷廠工作。后來,徐初澤和幾個同學一起去了南方闖蕩。在南下的那段日子,做過幾份工作的他,最后在一 家燈飾企業從小職員做到了開發設計主管。徐初澤拿出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告訴筆者,照片上的陶瓷吸頂燈就是當時在燈飾廠工作時設計的。后來燈飾公司的老板希望 生產一種陶瓷吊燈,徐初澤從企業管理人員退回設計一線,“我經過很長時間把陶瓷吊燈設計出來,老板卻因為生產難度放棄了。”
徐初澤工作照,依次為拉坯、立坯、吹釉。
“起初,我并不會瓷器制作的工序,后來因為自己設計的東西別人總是做不出來,我就想還不如自己做,從揉泥巴開始學,剛開始想做這個事情的時 候很犯愁,因為景德鎮的制瓷業,工匠們都是各司其職,很少有師傅能獨立完成一件瓷器,手藝人輕易不會教我他的技術。”徐初澤向筆者講述了一段自己偷師學藝 的經歷,“所以我就想盡辦法去偷學,那時我就充當商人去景德鎮一些作坊訂貨,過一段時間我再回作坊,表示想要進一步合作但是需要監督生產,我就租住在廠房 的樓上悄悄觀察學習,慢慢掌握陶瓷技術。”
徐初澤放棄了當時在廣東的高薪工作重回景德鎮,這個時候他對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比較明確。2002年,他創辦了自己的“梵樸瓷藝工作室”,這也意味著徐初澤正式走上了工藝美術這條路。
徐初澤向來做自己想要做的作品,不迎合市場的需求去單純的“畫”陶瓷,探索如何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他早期的作品“鄉情”系列以圓雕技法為 主塑造民房,用浮雕、刻瓷等技法塑造其中的附屬物品,巧妙的運用高溫釉變和立體空間感區分作品中每個細節處。這一系列作品展現出徐初澤高超的陶瓷技藝,也 為他日后獨創的“懸雕瓷畫”打下基礎。
京城尋夢,“懸雕瓷畫”破土而出
2008年,徐初澤來到北京,只為能在政治文化經濟核心地帶發展陶瓷藝術。初來乍到的徐初澤面臨3個難題,第一是面臨窯與陶泥的技術改造,第二是如何生存下去,第三是創作技法的改良與創新。
“我做出來的作品我基本上能推斷它是否能燒成,我會根據我想要做出來的作品從陶泥開始做出針對性的配置,我做的別人是仿不了的。”徐初澤的 言語總是充滿自信。那么懸雕瓷畫是一種什么“畫”?懸雕技法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技法?在徐初澤的展廳墻壁上,他結合自己的作品詳細解釋,即既創作平面的瓷上 繪畫,并在這個平面的瓷上創作各種圓雕、半圓雕作品。徐初澤希望將油畫、國畫、雕塑與陶瓷結合起來,以雕塑的形式表現繪畫,在平面上展現3D空間,以陶瓷 的工藝將繪畫、雕塑、陶瓷結合于一體,把陶瓷藝術推向極致。
徐初澤認為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一是在技法上有創新,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二是必須具有民族感,有與世界接軌的意識,能很好的傳播中國文化;三是必須具備文化蘊含,具備學術研究價值。
在他的心里,經過高溫釉變的陶瓷,比其他材質所展現的藝術保存時間更為長久,他想要將民俗文化用陶瓷藝術保存下來。徐初澤正是秉承這樣的理念進行創作,不斷地躬耕在懸雕瓷畫的沃土中。(楊芳)
徐初澤正在創作中的“人物”系列懸雕瓷畫。
徐初澤創作室的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