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盛世收藏 亂世黃金:這些年被瘋狂追捧的收藏品(圖)

2015-02-10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有市場的地方就容易成為一個逐利的戰場,收藏市場自古到今都存在亂象。“盛世收藏, 亂世黃金”,近年來收藏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小編就來盤點近些年被炒得熱火朝天的瘋狂收藏品。

   1、菩提手串

   手串在古代有石珠、骨珠、蚌珠、木珠、瓷珠、玉珠、陶珠、水晶、瑪瑙、琉璃、玻璃、樹種、東珠、象牙等。如今的手串則是串珠與手鐲相結合的飾品,并已經逐漸演化成了集裝飾、把玩、鑒賞于一體的特色文玩。

   “前世”:精品手串天價拍賣成交

   手串興起還是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隨著經濟的復蘇及人們對古典家具的崇尚,珍貴木材的邊角料也被人們利用了起來,做成了手串的樣子。

   近些年最流行的手串以星月菩提、鳳眼菩提、金剛菩提和蓮花菩提為主,其他的海南黃花梨和印度小葉紫檀為中年人所鐘愛,星月菩提受到年輕人追捧,金剛菩提、鳳眼菩提和蓮花菩提則以年輕男士為主要消費群體。

   人們通常講‘三分串,七分配’。作為配飾的各種寶玉石有不同的價格,質量上乘的當然也是天價了,所以一串手串上千元、過萬元甚至更高都是很普遍的現象。

   百姓把玩的精品手串往往也在數萬甚至十數萬元。2007年9月兩串清代琥珀串珠拍賣成交價已到7.28萬元;2008年清中期 伽南香嵌珍珠金珠手串拍至20.16萬元;2009年清代粉碧璽手串價格是5.376萬元,蜜臘藍精靈手串也能賣到7.28萬元,而一串清代的沉香木手串 價格已高達23.52萬元;2011年舊玉多寶串成交價達24.15萬元;去年一串清代紫伽楠十八子手串拍至5.52萬元。

   “今生”: 菩提風盛行 五年漲價數十倍

   傳言中,菩提子是一種佛教法物,其文化精髓源自菩提樹。從2013年開始,收藏市場上涌現出一股收藏菩提子的熱潮。文玩菩提行情持續上漲,兩年前一串好一 點的星月菩提子也就賣兩三百塊錢,到如今一串品相稍好的星月菩提一般能賣四五百塊錢。很多文玩愛好者在挑選鳳眼菩提子時都會關注其產地,其中尼泊爾鳳眼和 國產鳳眼,無論在皮色、密度還是盤完效果上都有極大的差別,價格更不用說。

   目前市場上比較走俏的四個名貴品種分別是龍眼菩提、鳳眼菩提、星月菩提和金剛菩提。金剛菩提的瓣數從1瓣到10多瓣不等,每個瓣數都有不同的含義,如3瓣 代表長壽,5瓣代表諸事順利,6瓣代表增加錢財,7瓣以上數量就會少很多。10瓣以上的“大金剛”非常罕見,且價格昂貴,而品相較好的老鳳眼菩提價格則在 千元甚至萬元以上。而十幾瓣的基本都是變異的結果。

   除金剛菩提,還有很多人喜歡的星月菩提。星月菩提是熱帶植物黃藤的種子。因佩戴時間長短不同,星月菩提子的顏色和光滑度也會有差異。以一串直徑8毫米、重 40克、108粒的鳳眼菩提念珠為例,2009年的市場價格只有2000多元,折合每克50元;而今年的市場價格已飆升到5萬元左右,每克的價格高達 1250元。短短五年間,鳳眼菩提每克的價格漲了數十倍。

   2、昆侖玉

   昆侖玉,又稱青海玉。產自昆侖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與和田玉同處于一個成礦帶上。昆侖玉質地細潤、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煞职子、灰玉、青玉、白帶綠、糖包白等。以晶瑩圓潤、純潔無瑕、無裂紋、無雜質者為上品。

   “前世”:昆侖玉遭暴炒 17年漲價10萬倍

   1993年,昆侖玉剛被發現時,只被大家當做好玩的石頭,3000塊錢可以買一卡車,也就相當于六、七毛錢一公斤。自2008年成為了北京奧運獎牌用玉之 后,昆侖玉就名聲鵲起,成為世界白玉產業的一大名牌,身價也是大幅攀升,與17年前相比,價格飆升了10萬倍。青海西寧市民巨錫文是一個玉石愛好 者,2000年曾經花800元錢買昆侖玉制作成玉牌,現在大概能賣三四萬塊錢,其價值提升了五六十倍。這是他最得意的一筆玉石投資。

“今生”:開始走“平民化路線”

   2014年,《經濟參考報》的記者從昆侖玉產地青海省相關部門了解到,隨著我國玉石市場需求發生逆轉,昆侖玉產業開始走“平民化路線”,以及“低價量銷” 的經營模式。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中國玉石市場主流消費者是80后、90后,購買玉石的訴求會集中于佩戴價值,高性價比的產品正成為主流消費人群的優選。因 此,加強昆侖玉產品的時尚化、品牌化和國際化是必然趨勢。

   3、南紅瑪瑙

   南紅瑪瑙,古稱“赤玉”,質地細膩油潤,古人用之入藥,養心養血,信仰佛教者認為他有特殊功效。佛教七寶中的赤珠(真珠)指的就是南紅瑪瑙。南紅瑪瑙是我 國獨有的品種,產量稀少,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開采殆盡,隨著四川涼山地區發現高品質的南紅礦,南紅瑪瑙再一次被重新追捧。涼山地區所產南紅顏色艷麗,潤澤 度高,渾厚度佳,完整度好,被稱為“梁山料”。

   “前世”:

   宮廷珍品,被開采殆盡的應用歷史悠久,在出土的戰國貴族墓葬中已經有南紅瑪瑙的串飾了。從這些館藏作品中不難看出,作為稀少珍貴的寶玉石材料,歷代南紅瑪 瑙精品都被統治者所珍視,尤其至清代達到頂峰,但也是在清朝南紅礦藏被認為開采殆盡,至此南紅珠子的制作才基本宣告結束,所以老南紅的收藏市場是可遇而不 可求。

   “今生”:

   市場火爆價格漲千倍,原產地被瘋狂盜挖隨著翡翠,和田玉等高端玉石價格的瘋漲,高端南紅的回歸,吸引了眾多玉石收藏者。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一度絕礦的 南紅瑪瑙經過當代名家大師的雕琢創作價值將越來越高,低產量、低利用率使得南紅市場前景十分可觀,今天的南紅瑪瑙,已經和和田玉、翡翠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2009年,四川美姑縣有南紅瑪瑙的消息不脛而走,人們進而追逐這種新南紅。近年來,這里南紅瑪瑙的價格從最初的幾塊錢到現在翻了上千倍不止,盜挖現象 愈演愈烈。

   4、黃龍玉

   最初人稱黃蠟石。在當地人看來,它有著田黃般的顏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鮮艷豐富。由于其產在龍陵,又以黃色為主色,故最終得名為黃龍玉; 目前,從鑒賞角度可分為‘原生黃龍玉’和‘雕件黃龍玉’兩種。2004年,云南省觀賞石協會把黃蠟石名為“黃龍玉”。

   “前世”:

   出世后不久便被熱捧在作為玉石開發之前,只作為觀賞石被人收藏和買賣,被人稱做“云南黃蠟石”。在公元2000年,廣西石商在云南龍陵龍新與象達交界的蘇 帕河中發現了“云南黃蠟石”,因其石質細潤、色澤金黃、塊型碩大、變化豐富,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遂悄悄采挖后販賣至廣西作為觀賞石交易。芒市人開始大量收 購,先是山料,后是籽料。到2004年初,市場上好的山料只要幾元錢每千克。2004年,黃蠟石被云南省觀賞石協會名為“黃龍玉”,各地玉石商人蜂擁而 至,從而推高了黃龍玉原料的價格。2009年下半年開始,珠三角、江浙一帶的游資涌入黃龍玉市場,使得黃龍玉的價格如脫韁野馬一樣狂飆猛進,直至2010 年達到頂峰。

“今生”:

   從瘋狂到冷靜的市場價格已不再那么“瘋狂”。在2008年和2009年那個黃龍玉開始瘋狂的時期,一斤中低端毛料動輒幾十萬元,但現在可能只要幾萬元;以 前一萬多元的小把件,現在兩三千元就能買到。盡管黃龍玉中低端毛料的價格在持續下降,但高端黃龍玉尤其是雕件的價格仍在小幅上漲。

   按照賞石專家徐忠根的說法,黃龍玉的瘋狂完全是因為和田玉和翡翠價格的翻倍增長,市場尋找替代品并被炒作的結果。另外,2015年1月,《云南省龍陵黃龍玉資源管理條例》經云南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并正式實施。

   5、琥珀

   琥珀是遠古松科松屬植物的樹脂埋藏于地層,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而形成的化石。琥珀的硬度低,質地輕,澀,溫潤,有寶石般的光澤與晶瑩度,琥珀的另一個特征 是含有特別豐富的內含物,如昆蟲,植物,礦物等。琥珀種類有:金珀,金藍珀,綠茶珀,紅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紅珀,藍珀,綠珀,蟲珀,蜜蠟,珀根 等。

   “前世”:國內收藏平淡

   琥珀,中國古代稱為“瑿”或“遺玉”,傳說是老虎的魂魄,所以又稱為“虎魄”,琥珀自古就被視為珍貴的寶物。但是由于國內對國內琥珀收藏觀念的淡薄,與翡翠、和田玉、紅藍寶石等相比,琥珀的行情一直平淡無波,收藏者不多。

   “今生”:有爆炒嫌疑,藏家需理性投資

   近年來,受市場需求上升、一些產地國家控制琥珀開采和出口等影響,琥珀的價格出現猛增勢頭,其漲幅已經翻了四五倍,甚至有人說其漲幅還將持續上揚,目前高 檔琥珀的價值和受追捧程度已趕超黃金。而此前就有專家提醒,小心琥珀成為下一個黃龍玉。據央視報道,我國藏家對琥珀普遍認識不足,琥珀收藏市場也尚不成熟 穩健,當前的上漲形勢存在人為炒作嫌疑,藏家應該冷靜觀望,不宜大量收藏。

   6、整套人民幣

   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由中國人民銀行設計、印制和發行。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的直接見證物,其票面圖案及印制工藝直接反映了中華人民共 和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變化。因此,人民幣歷來備受收藏家青睞,人民幣收藏隊伍已成為收藏界的一支主力軍。

   “前世”:收藏市場反應平平

   人們收藏意識的淡薄,那些價位高價值人民幣是收藏家的首選,而價值不高的人民幣卻不受關注,收藏市場反應平平。

   “今生”:稀缺舊幣連年上漲

   收藏虛火旺從2007年開始,錢幣收藏投資熱風生水起,人民幣收藏開始逐漸熱起來,除了各種紀念幣,舊版人民幣也連連遭爆炒。業內人士提醒,盡管現在人民 幣收藏市場很火,但一些資深錢幣藏家則認為風險太大,他們認為,目前這種現象反映出了“流動性充裕、投資渠道太少”的現實,一些投機資金對人民幣的炒作已 經脫離了收藏的范疇。


   7、沉香

   沉香是一種名貴的中草藥材、收藏品,也是稀有的高級香料,它的價值早在古代就備受追捧,海南沉香更是堪稱“一片萬錢”。一般沉香質地堅硬,而另有一種卻質 軟而性糯,刀刮之碎屑能捻捏成丸,嚼之則黏牙;樹脂含量較沉香高,有史以來量少而質優;世人以伽楠、奇南或琪南香而稱之;伽楠香燃燒之香味均遠佳于一般沉 香,加上其稀少珍貴,在分級時,通常自成一格。

   “前世”:中草藥材

   沉香的買賣自古就有,唐、宋之時民間對沉香更有“一片萬錢”的說法。在宋代,上等品是“一兩沉香一兩金”,到了明代,就變成了“一寸沉香一寸金”。在十多年前,國內很多人對沉香的認識還停留在藥用價值上,那是普通貨才賣每克五六元。

   “今生”:后知后覺爆炒不斷

   近年來,不少炒家看到其中的商機,整個市場上的沉香價格持續飆升,加工更是暴利,買進賣出漲十倍,造就了不少炒家一夜暴富的故事。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九 成沉香是假貨。有拍賣界人士稱,沉香市場之所以出現贗品叢生、市場混亂、炒作哄抬價格的現象,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權威的行業標準和級別評定,缺乏行之有效 的鑒別手段,也沒有成熟的判斷準則。專家稱,沉香屬于小眾收藏,市場上的假貨太多,對專業不了解的買家不宜貿然進入。

   結語:收藏市場的發展總是存在諸多亂象,只要有利可圖,就會引來投資。而往往大范圍不當的投資行為就會引來諸多問題,所以收藏的世界總是伴著炒作而成長,要真正成為一位收藏家就需要冷靜地看待收藏市場上的風風雨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