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江蘇太倉市委市政府召開創建國家生態市總結表彰暨“多創聯動”推進大會。市委書記浦榮皋要求在鞏固“國家生態市”創建成果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的創建工作。市領導謝鳴、袁國強、徐鳴強、鄭銀林等出席會議。
會議總結了太倉市創建國家生態市的經驗,表彰了創建國家生態市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明確了“多創聯動”的目標,動員全市上下以國家環保部命名太倉“國家生態市”稱號為契機,進一步增強奮勇當先,爭創一流的工作決心和信心,以更大的工作干勁,力爭在更高水平上譜寫和諧發展的新篇章。
浦榮皋指出,進入新世紀以來,太倉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確立“生態優先,生態立市”理念,將改善環境和維護生態作為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以環境促發展、以生態創優勢”,先后榮獲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生態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國家級生態創建榮譽。從2001年建成全國環保模范城市,到2004年通過全國生態示范區驗收,再到今年躋身國家生態市,我們堅持不懈地行進在生態建設的道路上,用8年的時間完成了3次跨越,取得了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的顯著成效,形成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浦榮皋強調,生態市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全市上下要將生態市建設與推進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把環保優先的理念體現在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宏觀決策中,建立健全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實績考核制;將生態市建設與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結合起來,牢固確立環境就是資源、生態就是資本,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大循環經濟建設力度,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和行業規劃引導;將生態市建設與改善環境質量結合起來,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環境質量需求作為抓好生態市建設的出發點,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污染治理,使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將生態市建設與積極探索和創新環保機制結合起來,探索和創新環境準入機制、市場化運作機制、環保投入機制和政績考核機制,齊心協力把“多創聯動”推向一個新高潮,推進太倉市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四個文明”建設取得更大成就。
市委副書記、市長謝鳴要求,發揮“多創聯動”的工作優勢,以更高標準來規劃和實施城鄉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態、綠化和人居環境的水平,進一步鞏固太倉市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對照指標,認真梳理,加快綠化,夯實基礎,加強規劃設計,科學指導生態綠化建設,爭取早日躋身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行列。在已經成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基礎上,切實加強城市節水基礎管理,積極開展節水型單位和節水型小區創建活動,普及推廣節水型器具,積極實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爭取2009年建成“省節水型城市”,2010年建成“國家節水型城市”,進而爭取獲得國家人居環境獎。謝鳴同時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完善投入保障機制,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切實保障各項創建工作順利推進。
謝鳴還利用此次會議傳達了蘇州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太倉市下一階段經濟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奮戰100天,確保完成和超額全年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