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遺傳學家邁可·普勒瓦(Michael Plewa)稱,水質凈化過程中,消毒劑與水中有機物反應會產生許多有害健康的化合物。
普勒瓦說,這些化合物中有些含毒;有些會導致新生兒先天殘疾;有些具有遺傳毒性,損傷DNA;還有些則會致癌。
據環保新聞網站報道,該發現源于一項由美國國家環保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資助的進行了10年的研究,目的是為了培育哺乳動物細胞系,用于分析這些化合物的細胞毒性和DNA損傷性。
普勒瓦的實驗室對消毒副產物 (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 進行研究,發現兩項驚人的結果,可能會對美國國家環保局的政策有所影響。
第一項是關于含碘消毒副產物。普勒瓦說,碘一般是從海水或者曾經與海床相連的地下含水土層獲得。如果這些水體中溴和碘的含量較高,消毒時可能產生附著碘原子的消毒副產物,其毒性和遺傳毒性遠遠超過目前美國環保局的規定。
第二個發現與氮有關。結構中含有氮原子的消毒副產物比那些不含氮原子的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都大高多。目前還沒有關于含氮消毒副產物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