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科學家發現世界首個“素食”蜘蛛物種

2009-10-21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這種蜘蛛能繞過螞蟻的看守,去食用美味的洋槐葉芽。

  傳統觀念認為,蜘蛛通過結網捕食各類昆蟲,填飽肚子,是不折不扣的肉食動物。

  美國研究人員近期在墨西哥和哥斯達黎加發現一種“素食”蜘蛛。它“口味清淡”,主食洋槐樹葉,偶爾“搭配”少許螞蟻幼蟲作為配菜,成為世界第一種為人們所知的“素食”蜘蛛。

  “素食”主義

  這種“素食”蜘蛛名為“吉卜林巴希拉”,因紀念英國作家拉迪亞德·吉卜林及其著作《森林王子》中的黑豹“巴希拉”而得名,屬于新熱帶跳蛛,體長5毫米至6毫米,棲息在洋槐樹上,以洋槐樹葉葉端富含蛋白質與脂質的貝爾特體為主要食物來源。

  蜘蛛種類繁雜,迄今已發現不下4萬種,但先前發現的蜘蛛都以捕食昆蟲為生,只有個別種類偶爾會吃些花蜜或花粉,因此“吉卜林巴希拉”跳蛛是世界上第一種“素食”蜘蛛。其中墨西哥地區的跳蛛比較極端,幾乎只吃樹葉,而哥斯達黎加的跳蛛會搭配吃點螞蟻幼蟲,“均衡”飲食。

  研究人員之一、美國維拉諾瓦大學教授羅伯特·柯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說,這一不尋常的發現讓他倍感意外,因為“在已知的所有蜘蛛種類中,這是惟一一種素食蜘蛛”。

  這一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志。

  斗智斗勇

  柯里說,由于洋槐樹有螞蟻“守護”,因而能抵御外來掠食者,“吉卜林巴希拉”跳蛛覓食的過程可以用“斗智斗勇”來形容。

  螞蟻與洋槐樹已經形成共生關系。每當有掠食者入侵洋槐樹,螞蟻會予以反擊,而作為回報,螞蟻直接食用貝爾特體,但“吉卜林巴希拉”并未因此退縮。

  柯里說,由于老樹葉上貝爾特體稀少,螞蟻“不屑”光顧,為避免與螞蟻正面沖突,“吉卜林巴希拉”跳蛛一般在老樹葉上覓食。但它們如果實在饑餓難耐,就會迎難而上,不惜受到螞蟻攻擊,“進犯”新葉。

  “它們會伺機尋找突破口,觀察螞蟻的行動,瞄準一個螞蟻不多的地方就開始行動,”柯里描述說,“隨后它們步步逼近,迅速抓起一把貝爾特體,將它們撕碎后塞進嘴里,再逃之夭夭……最后它們選一個安全的角落慢慢享用戰果。”

  研究人員說,有時這種蜘蛛還會發出化學氣味,將自己偽裝成螞蟻,企圖蒙混過關,“騙”取食物。

  素食有因

  柯里解釋說,“吉卜林巴希拉”跳蛛選擇素食可能出于多種原因。

  “熱帶生物之間競爭十分激烈,因此有時反其道而行之可能有利生存,”柯里說。

  他分析說,一般跳蛛無法結網捕食,只能通過追捕獵物填飽肚子,食物來源不穩定,“但貝爾特體就在洋槐樹上,不會隨便移動,為它們提供可預測的食物來源”。除此之外,由于洋槐樹四季常青,產生的貝爾特體數量可觀,因而對“吉卜林巴希拉”跳蛛有極大吸引力。

  另外,與其他樹木相比,“洋槐樹只靠螞蟻保護,本身不會散發化學物質,讓它們有機可乘”,柯里補充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