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老百姓抗旱,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例如出資為老百姓打井,免費發放配套的灌溉設備等,但在一些地方,這樣的舉措在實施過程中卻變了“味”。
“井權拍賣”名正言順?
2010年底,國土部門牽頭聯合財政等相關部門實施土地復墾治理項目,由國家投資為上蔡縣百尺鄉下地關村等5個村莊打了227眼機井,每眼機井都配發了相應的灌溉設備。每2到3戶村民可以合伙就近使用一套,機井打到誰家地里由誰負責保管配套的灌溉設備。有的村民地里沒有打井卻拿了灌溉設備。不過,不管誰領到灌溉設備,都得向村委繳納1500元錢。
這樣一來,本來讓村民們合伙澆地的,因為誰拿了設備就得交1500元錢,導致出了錢的村民不愿意讓其他沒出錢的村民澆地。一些村民家中沒有灌溉設備,想著自家地里打了井就能夠領到一套設備,但是最后因為家里條件困難只能作罷,每次抗旱灌溉都很作難。“掏錢拿了設備,當然是自己用了。”一名掏錢的村民說。如此一來,灌溉困難的村民依然灌溉困難,本來為民謀福的好事卻弄得怨聲載道。
記者找到了上蔡縣百尺鄉下地關村支部書記關永翔,他承認村委對每套灌溉設備都收取了1500元錢,但是收得名正言順。“我們收取的‘井權拍賣費’,哪兒下的文件我也說不了,每個村都是這樣。”關永翔說,1500元的收費標準,是“領導定的,至于哪個領導定的,不知道,錢交給鄉里了”。
按照這個標準,僅僅上蔡縣百尺鄉下地關村就以“井權拍賣”為名收取了9萬塊錢。
記者來到上蔡縣百尺鄉政府,6名工作人員正忙著打牌賭博。等了10分鐘之后,上蔡縣百尺鄉政府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趕來接待記者,他說:“這事鄉里不清楚,錢也沒有交給鄉里。”
22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上蔡縣國土資源局。上蔡縣國土資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負責人孫汪輝說,“井權拍賣費”村里不應該收取。孫汪輝告訴記者,他們對全縣所有的灌溉設備的去向進行了排查,有排查記錄為證。孫汪輝還說,當初他們把灌溉設備移交給村委時,每個領取設備的村民都有親筆簽名,不會出現差錯。
但記者在查看名冊時卻發現,名冊上的簽名全部是一個人的筆跡。對此,這名負責人支支吾吾,一直沒能回答。
隨后上蔡縣百尺鄉政府的領導就轄區村委會收取“井權拍賣費”一事也接受了記者采訪。上蔡縣百尺鄉政府副鄉長朱明波說:“鄉政府沒收到錢,我們紀檢部門正在調查。”
打井也搞“形象工程”?
在駐馬店市驛城區胡廟鄉,正值麥苗發青的時候,這里的麥苗卻大片大片地干枯死亡,小火一點,隨即燃燒。記者發現這些麥苗旱死的田里都有水井,村民們為什么不及時灌溉呢?“心里急得像火燒一樣,看著是個井,但是沒有水呀。”駐馬店市驛城區胡廟鄉一名村民說。
在駐馬店市驛城區胡廟鄉,守著機井但是麥苗卻被旱死的情況隨處可見,僅葉莊村就有10多處,多達幾百畝。村民們說,這些機井都是2009年國家出資,由駐馬店市驛城區水利局和當地鄉政府聯合實施的抗旱應急灌溉工程。為了證明這些機井不能使用,村民們找來設備現場檢驗。井水剛出2分鐘,水管就慢慢癟了下來,水量越來越小。出水后4分鐘,這口井徹底干了。村民們說,這些井從打出來的那一天就沒有使用過一次,有的已經被填埋。“國家出了錢,有些人卻不給群眾辦實事,打瞎井……”一名村民說。
在駐馬店市驛城區胡廟鄉政府,工作人員說2009年的抗旱應急灌溉井都在正常使用,守著機井但是麥苗卻被旱死是因為麥子的品種不同。
據記者了解,駐馬店驛城區胡廟鄉的這些機井都是2009年國家下撥抗旱資金,由驛城區水利局和鄉政府實施的抗旱應急灌溉工程,因為井中無水耽誤灌溉已經造成麥苗大面積死亡,記者采訪了駐馬店驛城區分管農業的副區長張澤泉。張澤泉說他們正在對所有抗旱應急井進行排查。
針對村民和打井人反映相關部門有虛報數字套取國家灌溉資金的情況,張澤泉承諾一定會嚴肅處理。“如果審查出套取抗旱資金的情況,我們一定嚴肅處理,盡管放心。”張澤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