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雁翅南石洋大峽谷放飛傷愈金雕(圖)

2011-06-18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近日,一只受傷后被愛心人士收養達4個月之久的金雕,在門頭溝區雁翅鎮南石洋大峽谷被重新放飛到大自然,回歸了它從前的棲息地。

峽谷深處救助受傷金雕

  救助這只受傷金雕的愛心人士叫任德勝,是門頭溝區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據任德勝稱,今年1月27日,他和工作人員像往常一樣一起走進南石洋大峽谷進行正常的考察工作。在走在進入大峽谷深處后,忽然有人看見前面有個一米來高,渾身漆黑的東西在跑,好奇心讓每個人都疾步向前跑去。等離近了,當地的向導看清了,說是經常在當地出現的大雕。但是,大家很快發現這只雕已經不能飛翔,并已經沒有力量再躲避人。大家發現雕的右翅膀在滴血,于是知道這只大雕受了傷,大家用衣服裹住它帶回了車上。

傷雕救助后得到精心呵護

  后來,任德勝在公司后院專門為雕用鐵絲網搭了一個棚子做為它的家,又專程從獸醫站買了消炎藥溶在水里喂它喝,每天還要用一到兩只雞做為雕的口糧,為了保持大雕的野性,甚至每周還要喂它一兩只活雞。

  通過在網上查尋和照片比對,任德勝得知自己救助的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金雕并非金色的雕,盡管它源于希臘語的名字直譯是金色的鷹。這里提到的金色,是就它頭和頸后羽毛在陽光照耀下反射出的金屬光澤而言,因為它全身的羽毛呈栗褐色,跟金色相距甚遠。

    金雕是一種大型猛禽,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其突出的外觀和敏捷有力的飛行而著名,成鳥的翼展平均超過2米,體長則可達1米,全身黑褐色,后頸部有金黃色矛狀羽毛,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蓋著,看上去確實儀表堂堂。

    金雕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區,特別是山谷的峭壁以及筑巢于山壁凸出處,在我國的分布的范圍也很大,包括東北、華北、西北、西南,以及東南的局部地區。此外,金雕還是墨西哥國鳥,也曾是古羅馬的權力象征。它的眼珠很黑很亮,褐紅色的瞳仁里沒有一點雜質——它是被藏人認為唯一敢直視太陽的神鳥。

  在了解自己救助的是一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后,在興奮之余任德勝更加小心翼翼的救助這只受傷的猛禽。四個多月過去了,聰明的金雕與任德勝變成了朋友,別的人靠近金雕他就會“怒目而視”,甚至會突然用嘴啄人,可任德勝靠近它時卻表現得無動于衷,用任德勝的話說“這金雕看我的眼神和看你們的眼神都不一樣”。

金雕傷愈后重新回歸自然

  “現在大金雕已經完全恢復了,要讓它回到它生活的環境里。”任德勝抬眼望著天空戀戀不舍地說道。

  近日,任德勝和公司的同事用貨車拉著飼養金雕的2米來高的鐵籠子深入到南石洋大峽谷中,也就是救助金雕的地方。任德勝用鉗子夾斷綁著鐵籠的鐵絲,打開鐵籠,并自言自語地說“老金,你該走了,你該回家了”,語言中表達著戀戀不舍。

  個頭巨大的金雕默默地望著任德勝,過了一會兒,突然一低頭,鉆出了鐵籠,飛快地站在了一塊巖石上,望著眾人,驕傲地昂起頭,擺出了很酷的造型,像個大明星一樣任由人們拍照、錄像。


展翅欲飛的金雕

  金雕站了很久不肯飛走,任德勝讓同事拿來礦泉水瓶,打開蓋子喂它水喝,金雕還真的仰起頭,喝了個痛快。接著,金雕做了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動作,它展開雙翅,讓太陽曬干打濕的翅膀。大家都為這個天地間的精靈的舉動感到驚奇。

  大家猜想可能是有人的緣故,金雕才不飛起來,于是放飛的人們陸續離開,僅留一個人在峽谷里察看金雕的動向,,返回的路上,任德勝接到同事的電話,金雕終于飛走了,回歸了屬于它的大自然。

生態環境改善野生動物不斷增加

  “不光是今天放飛的金雕,南石洋大峽谷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這些年山里的山雞、野兔非常多見,連金雕這樣猛禽也不少見。”據雁翅鎮負責人介紹,隨著近幾年林業投入的不斷加大,西山林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山高林密,風景秀美,物種不斷豐富,食物日漸增多,各種野生動物也多了起來。

    據了解,南石洋大峽谷處于北京西山的“東靈山—黃草梁—筆架山”褶皺隆起帶中,與靈山、百花山、黃草梁、妙峰山遙遙相望。峽谷內懸崖峭壁林立,地層有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以及中生界侏羅系和新生界第四系等,正是金雕的最佳棲息地。整個峽谷內生態良好,遍布原始次生林,大面積的白樺林、落葉松、槭樹林、山桃、山杏覆蓋峽谷之內,森林覆蓋率91.3%,擁有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