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國際狩獵進行評審,是否有第三方專家(動保與環保組織的代表等)參加;國家林業局應把狩獵信息公開,舉辦聽證會。昨日,動保組織紛紛表示,對“國家林業局最近就7名外國狩獵者擬在華狩獵”一事指出疑問,并表示或將發布公開信尋求政府解釋。
昨日,在環保組織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微博)鳥獸學院舉行的講座上,國內最大的國際狩獵企業———正安國際旅行社(此前曾受美國4位狩獵愛好者委托代理狩獵申請)總經理王巍與諸多動物保護組織成員見了面,并向動保組織介紹了其狩獵目的。不過,動保組織紛紛表示依然沒有解惑,或將發布公開信尋求政府解釋。
動保組織昨日沒有發布相關的公開信,但是表示,會密切持續跟蹤此事,可能會在近期聯合70多家動保組織發出抵制聲明,并向國家林業局發送公開信,呼吁進行解釋和信息公開。
■ 疑問
1 開放狩獵來保護野生動物?
昨日,正安國際旅行社總經理王巍展示了不少狩獵動物的圖片。
王巍解釋,狩獵運動在國際上早有慣例,已形成了很完善的產業。狩獵是一種游戲、是勞動,是生活的格調,也是一種收獲。
不過,在場動保組織表示,王巍的解釋并沒有解答他們的疑惑。
“他展示了很多圖片,狩獵的動物都沒有帶血的,好像動物的死亡都是沒有痛楚的。”動保記者沙龍負責人張丹說,“我很想知道,除了商業利益之外,到底是什么動力驅使他們會對好端端、活生生的動物扣動扳機,再把它們的頭角割下來當作戰利品炫耀和招搖。”
張丹表示,動保組織對國家林業局的決定持有疑問,希望有一些問題能夠得到解答。其中包括,動保組織依然認為用開放外國人來華狩獵的方式,來保護野生動物是不成立的,希望能夠有更詳細的回答。
2 捕獵動物收益將如何分配?
張丹表示,國家林業局的決定是經過專家委員會的評審,但這個專家委員會是什么人組成的,是否有第三方專家(動保與環保組織的代表等)存在,應該予以信息公開、舉辦聽證會。
此外,通過開放國際狩獵,在多大程度上如林業部門所宣稱的提升了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保護了當地的野生動物,捕獵的都是什么動物,數量、收益、分配,這些信息都希望得到公開。
■ 背景
7外國人申請前往青海狩獵
8月5日,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委托“野生動物獵捕專家委員會”召開行政許可專家評審會,通過了兩起外國人來華狩獵的評審。他們擬于今年秋季奔赴青海都蘭國際狩獵場獵捕巖羊6只、藏原羚4只。
國家林業局將在核實申請材料并結合專家評審意見的基礎上,在不超過2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復。 這一消息爆出后,立即引發爭議。
■ 觀點
狩獵可減少當地牧民偷獵
王巍(國內最大的國際狩獵企業正安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此前做過多年的動物保護,曾在臥龍保護大熊貓基地進行過保護大熊貓的工作。開放國際狩獵,將狩獵費用給予牧區牧民,可以避免當地牧民通過偷獵獲得野生動物的器官出賣,減少偷獵行為。用狩獵的方式可以保護野生動物,實現生態平衡。
開放狩獵關鍵在于監管
奚志農(微博)(野生動物保護攝影師):這個事情國家林業局做了這么多年,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只是公眾不知道而已。
現在,公眾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質疑也越來越強大。對公眾而言,認為野生動物這么少,還要打,還讓外國人打,無法接受,這也是正常的。
但從科學管理保護角度來講,開放狩獵是全世界都行得通的事情。在美國,釣魚要執照,打獵要有許可,這都要用錢去買,在到位的管理下,狩獵是很好的事情。
在青海,打一只盤羊要2萬美元,打的都是很老快要死的殘羊。這些羊,本來最后不是被狼吃掉,就是餓死。國際獵人過來,將這些本來就要死的殘羊通過狩獵換得2萬美元,就能夠用來保住更多的野生動物,當然是件好事。
狩獵這個事情,一個核心的問題不是情感上的,而是監管上的。政府收的錢,是否都用在保護上,這應該公布出來。
但是這本身是對的做法,相關部門一不做宣傳,二又不將這些費用的去處公開,當然公眾就不知情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