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國家公布最嚴水資源管理制度分配難題待解

2012-02-18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21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該意見要求,到203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2000年不變價計,下同)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以上;主要污染物入河湖總量控制在水功能區納污能力范圍之內,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95%以上。

為實現上述目標,到2015年,全國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35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60%以上。

同日,在國新辦召開水資源管理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表示,我國目前的年用水總量已經突破了6000億立方米,大約占水資源可開發利用量74%,很多地方水資源的形勢十分嚴峻,過度開發,已經超過其承載能力。

同時,2010年全國廢污水的排放總量達到了750億噸,河流水質的不達標率接近40%,其中喪失了利用價值的劣五類水占了20%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衡,經濟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也是水資源問題產生和積累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用水的需求還會持續增長,尤其是近期各地出臺了一系列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提出了大量新增用水的需求。

水量分配難度大

在水資源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水資源管理的水平尚無法跟上。胡四一表示,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形成管理上的硬約束和硬手段,水資源管理的措施沒能夠以考核、審批運行手段予以體現。

記者從水利部水資源司相關處室了解到,水利部目前正在制定對各地和各部門進行“三條紅線”的考核辦法,該考核結果將會上報給國務院,然后在社會上進行公示。然而,用水總量、用水效率以及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的指標分配,推行難度卻是相當大。

水利部部長陳雷(微博)在去年年底召開的水利部司局級會議上表示,全國各流域到各省市縣的水量分配工作將爭取在2012年年底完成。

不過,記者從不同省區的水利部門了解到,目前這一工作開展的進度相對遲緩。原因在于,各地還在規劃上馬一些項目,這些項目的耗水需求,在某些缺水地區靠其目前的用水指標恐遠遠無法滿足,因此各地都希望能夠讓本地區能多得到一些指標,從而出現“僧多粥少”、大家搶水的局面。

節水以增水

在如何通過節約用水以增加未來可供用水總量的挖潛問題上,水利部總規劃師兼規劃計劃司司長周學文表示,未來需逐步淘汰一些高耗水工業,同時對一些用水大戶進行技術改造,通過節約出來的水,在用水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新開一些生產建設項目的取水。

農業是用水“大戶”,2010年全國的用水總量是6022億,其中農業占61%,農業的節水潛力非常大。

周學文表示,未來將通過農業的節水改造,把農業節下來的水用于一些新的工業生產建設項目的用水。比如前幾年寧夏、內蒙工業企業投資用于灌區的節水改造,節下來的水用于能源、化工工業的建設,滿足生產發展的需要。

對一些水資源短缺的地方,還通過加大再生水的利用,海水的利用等等一些非常規水源的利用,用于一些生活的沖廁所用水、綠化用水等等。同時有條件的地方,還利用海水淡化或者直接利用海水用于解決用水的問題。

前不久,國務院已經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該意見表示,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0-260萬立方米/日,對海島新增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對沿海缺水地區新增工業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15%以上。

周學文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水淡化、采用巖溶水等開發成本比較高的水源將會是解決北京、天津“水危機”的一個途徑,不過其利用的技術和規劃尚待有關部門的研究。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