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西方國家的瓶裝水與自來水之戰

2012-04-16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面對不斷增加的環保壓力,西方國家的瓶裝水生產行業正在發起大規模公關活動,試圖將公眾拉回對塑料瓶裝水的消費上來。

  瓶裝水對環境具有一定的威脅。從水龍頭接出(西方國家)清潔、方便可取的飲用水,灌裝進塑料瓶中——這些瓶無法生物降解,瓶裝水便可以以超額的利潤的賣給消費者。這個行業的利潤高達數百億。

  瓶裝水的銷售額一直保持增長。據英國《衛報》報道,僅2010年英國就消費了逾20億升瓶裝水,平均每個英國人消費33升,預計到2020年將增加到40升。美國2011年銷售的瓶裝水超過40億升,而生產這些塑料水瓶則需要17萬桶原油。整個瓶裝水行業一年的產值達到220億美元,而年增長率則保持在5.4%的水平上。

  強勁的行業增長導致激烈的行業競爭,生產瓶裝水的企業都試圖將自己打扮得很純凈,極力聲稱自己的產品都是清潔的深山泉水。盡管如此,聲討者們卻認為該行業一點都不純凈,其產品都是不必要的浪費品,且耗費的環境成本太高。

  “自然飲用水理事會”是由英國最大的三家飲用水巨頭雀巢水業(旗下瓶裝水品牌包括Buxton, Perrier , San Pellegrino)、達能水業(Evian, Volvic)、高地泉水(Highland Spring)組成的產業聯合體,今年三月,該聯合體將其利潤豐厚的公共關系業務委托給了公關公司Pegasus PR,該公司的客戶還包括輝瑞制藥、拜耳化工等世界知名企業。

  Pegasus PR要做的工作就是,確保“自然飲用水理事會”的官方話語能夠在事關飲用水的論戰中能夠得到清晰的傳播。Pegasus PR的前任Munro & Foster公關公司曾經在2009年的瓶裝水保衛戰中成功地抵擋住了直飲水的威脅。

  “自然飲用水理事會”成立于2008年,意在遏止瓶裝水銷量下滑的趨勢。英國瓶裝水的銷量在2006年達到頂峰,賣出了22.4億升,但2007年和2008年連續下降,銷量分別只有21.25億升和20.05億升。造成銷售下降的因素多種多樣,包括價格、消費者認為瓶裝水和直飲水并無差別的負面態度,以及某些公眾運動,例如《倫敦標準晚報》鼓勵旅客在餐廳飲用直飲水等等。

  不過從2009年開始,英國國內的瓶裝水消費量又開始反彈,當年銷售20.4億升,2010年則又增長到了20.5億升,2011年的銷售量約為21億升。

  “自然飲用水理事會”堅稱他們鼓勵各種形式的飲用水消費,直飲水和瓶裝水并不偏廢。但是其八個成員企業全都是瓶裝水生產商,除了前面提到的達能(英國和愛爾蘭)、雀巢(英國)、高地泉水之外,另外五家企業分別是Waterbrands Ltd、Brecon Natural Waters、Iceni Water、Ty Nant和 Wenlock Spring。

  瓶裝水是“健康之選”嗎?

  瓶裝水銷量上升的軌跡與“自然飲用水理事會”在公關活動中發生的變化是一致的,他們現在采取的策略就是,不與直飲水抗衡,而是聲稱其目標在于開拓軟飲料市場,鼓勵飲用瓶裝水只是為了保護身體健康。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喝下一瓶瓶裝水,無非是為了通過飲水避免攝入糖分而已。

  這個策略上的轉變不僅使得瓶裝水行業占據了道德制高點,而且使得他們還能夠聲稱瓶裝水是一種更為綠色的選擇。如果考慮到僅在英國每天就有3百萬塑料水瓶被送進垃圾填埋場,瓶裝水行業獲得的成功是多么具有諷刺意義。

  達能水業的總裁(Trevor Waters)曾經斷言,與瓶裝水相比,“各種碳酸飲料或者果汁、茶飲料、咖啡產生的碳足跡要多得多”。2009年,“自然飲用水理事會”主席杰雷米?克拉克(Jeremy Clarke)也稱瓶裝水是“最便宜、最綠色、最健康的飲品”。

  2008年,加拿大多倫多市議會提議禁止在市政公用建筑物內銷售瓶裝水,當時國際瓶裝水協會(IBWA)于是指出,“那些裝著塑料瓶里的其它飲料,其健康程度比瓶裝水至少低了兩倍”。

  位于美國IBAW還試圖將瓶裝水問題合法化,該協會通過一個鼓吹瓶裝水的網絡組織“瓶裝水事關重大”(Bottled Water Matters),借助消費者的力量鼓動更多美國人支持瓶裝水的正當性。該組織的一個視頻如此介紹:“總有人想剝奪你的選擇,總有人想從貨架上清除瓶裝水,因為他們認為沒必要喝瓶裝水。但是你要知道,這樣做不對。”

  按照那些鼓動家們的說法,他們向那些感興趣的人宣揚:“要讓議員們知道,他們一定不能支持一項限制或者禁止瓶裝水的政策。我們每個人的意見都能見到成效,我們能夠影響本州乃至華盛頓的民選官員。”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