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上漲屬理性回歸
近年來,稀土價格一路看漲,質疑“中國操縱稀土價格”的聲音不斷。
對此質疑,蘇波表示,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干預過稀土的市場價格。多年來,稀土價格嚴重背離價值,資源的稀缺性沒有得到合理體現。美國一家公司曾測算,2002年—2005年,美國生產一公斤稀土大概需要2.8美元的環境成本,我國則需要5.6美元,而當時中國的稀土售價僅僅是每公斤5.5美元。
白皮書指出,稀土產品價格漲幅遠低于黃金、銅、鐵礦石等原材料產品。2000年—2010年,稀土價格上漲2.5倍,而黃金、銅、鐵礦石價格同期分別上漲4.4、4.1、4.8倍。因此,目前稀土價格的上漲符合全球原材料市場價格上漲的整體趨勢,稀土以“白菜價”賤賣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
蘇波表示,去年價格的上漲完全是一種回歸性的上漲,是市場機制的作用。
“治理污染”是管理稀土行業的借口?
“中國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稀土行業的發展。”蘇波說,像贛州這樣的中重稀土開采,硫酸銨排到地下,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沒有更新的技術開采離子型稀土。贛州稀土開采造成的污染需要380億元來治理。而包鋼目前有1.8億噸的尾礦,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
白皮書指出,每生產1噸稀土氧化物要產生約2000噸尾砂,且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屬等污染物,破壞植被,嚴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農田。
中國近年來對稀土行業實行嚴格管理,以保護資源環境。但國際上“中國借保護資源環境之名提高稀土價格”的質疑不斷出現。蘇波表示:“從中國政府的內心和最重要的任務來說,關心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政府最主要的職責。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在環境遭到重大污染、資源遭到重大破壞的情況下,仍然不計后果,不斷地開發一種產品。”
全球稀土的儲量國之所以關閉了許多工廠,不完全是因為價格,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稀土開采、生產嚴重污染環境。蘇波表示:“我在某種程度上理解了國外的先生們的聰明所在,因為他們把污染環境的這些礦都關了。”
加強稀土管理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今年3月13日,中國收到美國、歐盟、日本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的有關稀土、鎢、鉬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請求。歐盟方面表示,中國在原材料出口問題上采取了出口配額、出口關稅,以及對中國境外企業獲得這些原材料提出附加要求等諸多限制措施。
對于美歐日的此次發難,稀土辦公室副主任高云虎表示,中國加強稀土行業的管理,根本目的是保護環境和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這些措施是完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中國對國內外的企業一視同仁,稀土的價格由市場調節;中國在稀土的開采、生產和出口各個環節的管理、措施是同步進行的,這也是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
白皮書指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的稀土行業存在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產業結構不合理、價格嚴重背離價值、出口走私嚴重等五大問題,故中國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對稀土行業的監管力度。2006年—2008年,國外海關統計的從中國進口稀土量,比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分別高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在稀土貿易問題上,中國政府多次表示,中國將繼續向國際市場供應稀土,反對將稀土問題政治化。希望通過加強與其他稀土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對話、合作,共同來研究解決稀土行業發展當中的資源和環境問題,推進世界稀土科技和產業的持續發展。
稀土究竟是什么?為何中國向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稀土產品,卻頻頻遭到國際社會的訴訟?為何指責中國壟斷稀土資源,卻又出現中國稀土出口配額大量剩余的情況?
國務院新聞辦日前發布《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我國稀土的現狀、發展原則、保護和利用等情況。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和稀土辦公室主任賈銀松解析了中國稀土這本賬。
中國稀土儲量有多少?
中國以23%的儲量承擔著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用途日益廣泛。”蘇波說,稀土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和電子信息領域。
白皮書顯示,中國的稀土儲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23%。而此前美國地調局稱,2009年中國稀土儲量是3600萬噸,約占世界儲量的36%。對此,賈銀松表示:“美國地調局并沒有說明數據來源,我們認為不夠確切。”據賈銀松介紹,中國國土資源礦產部門專門對稀土儲量進行了核查,2009年儲量是1859萬噸,按此計算,約占23%。
2011年,中國稀土冶煉產品產量為9.69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實際出口1.86萬噸。蘇波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應用和出口國。他指出:“中國在同步加強稀土開采、生產、出口管理的同時,保證了對國際市場的供應。”
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稀土行業改革,推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企業自主決策、價格供求決定的稀土市場體系。最近幾年,稀土行業投資快速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有、民營、外資等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稀土市場規模目前已接近千億元人民幣。市場秩序逐步改善,企業間的兼并重組逐步推進,稀土行業“小、散、亂”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觀。
我國的稀土材料、器件以及節能燈、微特電機、鎳氫電池等終端產品,滿足了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