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義墓石刻
田義墓碑亭
石景山模式口大街,背靠著風景秀美的蟠龍山,明清之際這里既是遠近聞名的軍事重鎮,又是通往塞外的“駝鈴古道”,民國年間老舍先生筆下的駱駝祥子在這條古道上曾拉過駱駝。現模式口大街古韻猶存,周邊的風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街西頭的明清宦官墓園田義墓,以前非常殘破,現在整飭一新。走進去瞧一瞧,方知歲月悠長,乾坤博大,世界精妙。
墓主田義是個太監,出身低賤。可他卻侍奉過嘉靖、隆慶、萬歷三個皇帝,是明代太監系統中權力最大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得到蟒服玉帶、禁地乘馬等特殊賞賜,正四品官享受著從二品官的俸祿。
走進墓園,隨處可見石雕石刻,一方方、一塊塊,不管大小,不論長短,都有其獨到之處。東碑亭中碑座上的兩幅圖堪稱代表。東側是“雄獅林間休憩圖”,雄獅優雅、閑散地臥在草叢中,淙淙的小溪流過它腳邊的山石,溪畔花草蔥蘢,牽牛盛開,菊花吐蕊,草叢中蟈蟈、螞蚱在嬉戲、捕食;更奇妙的是,在獅子頭頂的松樹枝上還雕出了“螳螂捕蟬”的情景。西側是“猛虎嘯山狂風圖”,森林中狂風大作,樹枝隨風擺動,樹下的猛虎半臥半起,兩只耳朵警覺地豎了起來,好像在側耳傾聽著什么。這種動中求靜的精巧構思,恐怕只有藝術修養極高、雕刻技藝超群的人才能達到。
墓園中還珍藏了眾多石景山區田野石刻,有宏偉壯觀的石牌坊,高大的石馬,精致的抱鼓石……這些藝術精品背后都有著動人的故事。此外,梅花上的蜜蜂、蘭草下的蟈蟈、飛舞的蝙蝠、鳴叫的蟋蟀都極為細致傳神。墓圈石雕的人物,每個都有精彩之處:蘇武的剛毅堅貞、劉海的活潑可愛、米芾的灑脫孤傲,均刻畫得栩栩如生。眾多的鹿、松、龜、猴、龍、珊瑚、魚、礁石等,皆隱喻有多種吉祥含義,營造出一種美好和諧、祥瑞太平的理想境界。
墓園的前方東側有宦官文化陳列室。展室雖小,但上自夏商,下至明清,從多角度、多側面反映了撲朔神秘的宦官生活,圖文并茂,努力讓人們從形形色色的宦官身上了解到宦官文化的來龍去脈,以去掉其神秘色彩。
【溫馨提示】
地址: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西段
公交:地鐵蘋果園站換336路、396路首鋼小區下;或乘337路石景山下,步行5分鐘即到
電話:88724148
門票:成人8元,老年人、學生半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