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壽寺有三寶:盤龍鳳凰二松 碧玉觀音 延壽清泉
延壽寺盤龍松
沒有八大處靈光寺的旺盛香火,也沒有皇家古剎潭柘寺的恢弘氣勢,延壽寺不大,但景致優美,四面環山,樹木蔥蘢,是您遠離城市喧囂、凈化心靈、賞花踏青的不二之選。
位于昌平的延壽寺始建于遼金時期,寺院依山而建,后有靠山,前有罩山。有幸得到著名書法家賈松陽先生之墨寶,氣勢磅礴的“佛”字。進入寺院大門,抬眼上望,必見巨大的漢白玉佛門,迎著朝陽,分外耀眼奪目。
拾級而上,沿著山花爛漫、草長鶯飛的山間小路逶迤北行,便來到了延壽寺前。在通往古寺的幽谷中,漫山遍野都是明代的古栗樹,因品質極好要上貢皇宮,所以自古這片栗樹溝的栗子就被稱為“貢栗”。
延壽寺有三寶,盤龍與鳳凰二松為首寶,二者又以盤龍松為貴。盤龍松有千年樹齡,樹干只有兩米多高,雖不具高大挺拔之勢,但松樹枝干盤桓交錯,重復疊壓,器宇軒昂。交錯盤旋的兩主干,層次清晰靈動,酷似一條靜臥山崗的巨龍,匍匐向東南方向自然延伸。錯落有致的細枝、舒展著的樹冠占據大半個院子,足有近百平方米。尤其一絕的是,層層盤繞的枝干在冠下形成一個“壽”字。“盤龍松”樹冠大,距地面非常近,樹干已很難支撐其身。為了防止樹冠墜地,在它的承重處立有許多木樁支撐。
據說,原來盤龍松有99個杈,共九層,現在只是以前的三分之一大,我們見到的只是東杈和南杈。歷史上西杈把整個西園覆蓋起來,民國時期延壽寺沒有常住僧人,盤龍松未得到維護,西杈被大雪壓折。1958年,附近一王姓青年上山打柴進入延壽寺,將盤龍松的北杈鋸了,鋸的時候松樹流出紅色的松油,當地流傳盤龍松流出紅血,認為有靈性,再也沒人敢“碰”。1989年,盤龍松才得到重視,被確定為“北京市一級保護古樹、名樹”。
在盤龍松的東南方向,還有一棵“鳳凰松”,長在山崖上。巨大的樹枝順山勢低垂,似鳳尾飄逸而下,且鳳凰展翅,躍躍欲試,飛過燕山,沖向藍天,畫面栩栩如生。一龍一鳳的奇妙景觀,令人稱絕。古樹濃縮著生命、積貯著千年的奧秘,也見證延壽寺的變遷。
延壽寺還有一寶,就是寺內供奉的一尊碧玉觀音。1992年,市政府修復了延壽寺,期間加拿大華裔羅道安多次來此探尋古跡,觀賞奇松,朝拜神佛,感動至深而禮送了一尊觀音。碧玉觀音1.2米高,中國稀有,價值連城。
延壽寺大雄寶殿西側有一眼泉水,名曰“延壽清泉”,這是寺內最后一寶。泉水從石縫流出,四季長流不息,夏季清澈甘洌,冬季微甜潤喉,且大旱不涸。當地百姓、乃至北京市區很多人都來此取水。傳說,延壽寺的僧人就是長年飲用此水而延年百歲。
昌平曾被比喻是帝王的御枕,延壽寺則是昌平御枕的濃縮,成為天然的禮佛之道場與傾心之凈土。
【溫馨提示】
門票:10元
電話:60761224
公交:德勝門乘345路昌平北站換昌32路即到
自駕:京藏高速昌平西關環島口出-上110國道,按路標沿十三陵方向行駛-定陵路口直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