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資訊 > 正文

如何化解局域網里的“生化危機”?

日期:2011-01-18  來源:
[字體: ]

正在熱播的《生化危機》著實讓人過癮,艾麗絲和她的戰友們終將會戰勝蔓延的病毒拯救世人。而這場劫難地結束顯得如此不易,假如保護傘公司在病毒外泄前做好充分的防御保護措施,危機也將不復存在。局域網內的網絡安全管理亦如此,而如今的網絡安全現狀不容樂觀,計算機硬件、軟件數據遭到破壞、更改和泄漏的問題相當嚴重。

 

目前歐州各國的小型企業每年因計算機病毒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幾百億歐元,而這些病毒主要是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傳播的。據某反病毒廠商稱,像SobigSlammer等網絡病毒和蠕蟲造成的網絡大塞車,曾經就給企業造成了幾百億美元的損失。而包括從身份竊賊到間諜在內的其他網絡危險造成的損失則很難量化,網絡安全問題帶來的損失由此可見一斑。

 

網絡信息安全的威脅來自多方面,人為因素最多。首當其沖的就是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破壞計算機的正常運行,使之無法正常使用甚至使整個操作系統或者硬盤損壞。就像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可以很快地蔓延,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和傳送時,它們就隨之一起蔓延開來病毒程序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隱蔽在其它可執行的程序之中,既有破壞性又有傳染性和潛伏性。輕則影響機器運行速度,重則使機器處于癱瘓,會給用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其次,黑客的威脅和攻擊。黑客問題的出現,并非是黑客能夠制造入侵的機會,而是他們善于發現漏洞,即信息網絡本身的不完善性和缺陷,成為被攻擊的目標或利用為攻擊的途徑,并構成了自然或人為的破壞。還有垃圾郵件和間諜軟件。一些人利用電子郵件地址的公開性和系統的可廣播性進行商業、宗教、政治等活動,把自己的電子郵件強行推入別人的電子郵箱,強迫他人接受垃圾郵件。與計算機病毒不同,問諜軟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對系統造成破壞,而是竊取系統或是用戶信息。

 

除了這些外來因素之外,最容易引起網絡癱瘓的就是員工瀏覽網頁時攜帶的木馬病毒程序,黑客攻擊、木馬病毒、網絡釣魚網站、間諜軟件等時刻都有可能通過網上銀行、網絡購物、圖片視頻、網絡游戲這些網上活動入侵。

 

那么該如何化解網絡安全危機呢?首先是防患于未然,這主要還是靠網絡安全技術。網管員必須在認證、數據加密、入侵檢測系統、防火墻上下功夫,路由防火墻密碼安全設置盡量復雜多變,力求把黑客、外來攻擊阻擋在局域網之外。針對員工上網行為引發的安全隱患,聚生網管(http://www.grabsun.com/)軟件提出的有效解決方案, 幫助網絡管理員控制網址瀏覽、聊天工具、網絡游戲、任意主機流速、流量控制、門戶郵箱控制、網絡安全管理等一系列網絡管理問題;嚴格控制對網絡影響嚴重的P2P協議(以BT、電驢為代表)、HTTP協議、FTP協議的各種下載;能夠避免上述網絡行為給企事業單位帶來的各種損失和危害,從而使得信息化投資能夠真正給企事業單位帶來價值和回報。(網址管理界面圖)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_69堂成人精品免费视频_2020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