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環保部:配合低碳經濟試點 開展產品認證

2009-11-27  來源:證券時報
[字體: ]

  11月18日上午,首屆世界低碳大會高層論壇在南昌舉行。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論壇上透露,下一步,環保部將配合國家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試點工作,以中國環境標志為基礎,探索開展低碳產品認證。

  吳曉青說,環保部將積極開發CDM即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國共產生經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簽發的減排量6300多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占中國同期簽發總減排量的45%,占世界的21%。未來,中國環保部門將把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協調經濟發展和保護氣候的重要途徑,與國外合作開展低碳技術、低碳發展模式和消費模式的研究。

  早在2001年,原國家環保總局就組織開展了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已批準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33個,其中有3個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通過驗收并正式命名。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馬力強在高層論壇上介紹,我國嘗試了發展低碳經濟的各種途徑,并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上半年,我國單位GDP能源消耗在前三年總共下降10.1%的基礎上,又同比下降3.35%。國家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20%、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10%的目標有望實現。

  我國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明確提出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馬力強表示,在“十一五”期間,中國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將至少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億噸。

  馬力強說,目前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長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較低,能源需求還將繼續增長,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巨大壓力和特殊困難。我國必須自覺地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扎扎實實地走出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應全球挑戰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當日,大會還發布了《南昌宣言》,呼吁各國及各企業共同發展低碳和生態經濟,應對資源和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等嚴峻挑戰。《南昌宣言》倡議,在全球范圍內大力發展低碳與生態經濟,大力推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建立低碳能源系統、低碳技術體系和低碳產業結構,鼓勵低碳發展的國際國內政策、法律體系和市場機制。

  另外,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技術博覽會也于18日開始在南昌國際展覽中心對公眾開放。在展覽中心前的廣場上,各類低碳環保企業以實物和模型的形式展出了各種低碳產品。

  中國著名的LED芯片制造企業晶能光電有限公司、國內主要的多晶硅生產企業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均參與了博覽會。記者在現場看到,核電、風電、光伏發電、電動汽車等低碳經濟元素均悉數登場,代表全球各地低碳技術的產品齊聚展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