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環保局日前發布了全美首個燃煤電廠汞與其他污染物的排放規定草案,旨在提早關閉一些老舊的電廠。《紐約時報》認為,該法規將招致一些電力企業的反對。
環保局局長莉莎?杰克遜(Lisa P. Jackson)表示,對電廠排放的眾多有毒物質的控制工作早應該開始,這樣可減少人們患病的危險。杰克遜引用衛生界權威人士的證據表示,新規定旨在保障公眾健康,而非懲罰電力行業。
杰克遜估計,該法規每年總體守法成本約為100億美元,但其每年帶來的健康和環保效益超過1000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57元)2015年該規定完全生效后,每戶家庭每月的電費預計將上漲3美元到4美元。
杰克遜說,汞和其他排放會破壞胎兒和兒童的神經系統,加重哮喘,對眾多民眾造成終身的健康損害。發電廠安裝和維護煙塵洗滌器以及其他控制技術,將創造3.1萬個短期建筑就業機會和9000個電力行業的長期就業機會。
然而,在新規定還未正式發布前,一些電力企業和商業團體就表示反對。他們稱環保局近期的一系列法規給企業帶來巨大成本,阻礙了經濟復蘇。
電力可靠性協調委員會表示:“新規成本每年至少為100億美元,這是環保局歷史上最昂貴的法規之一。遵守這些法規將對電力部門帶來非常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對提供了美國一半電力的燃煤發電廠來說。”
杰克遜稱,減少汞和其他污染物的技術現成可用,價格合理,但電力可靠性協調委員會對此表示質疑,并認為在短時間內同時改裝大量電廠將加重資源負擔,導致延誤。
美國電力行業最大的貿易集團——愛迪生電力協會表示,對于一些嚴重依賴核電和已經部分改為天然氣發電的企業來說,遵守新規定會容易一些。
一名電力行業的高管則認為,新規不會給企業帶來過于沉重的負擔,因為前期規劃周密,排放控制技術可以在合理的期限內部署完成。
公共衛生擁護者表示,由于電力公司使用了法律訴訟和游說活動等手段,相關排放法規已經被推遲執行了二十多年。美國兒科學會主席馬里昂?伯頓(O. Marion Burton)表示:“如果你們認為安裝煙塵洗滌器代價昂貴,請看看一名帶有出生缺陷的孩子的終生治療費用有多少。”
在美國超過400座燃煤電廠中,約有一半安裝了某種形式的控制技術,三分之一的州制定了地方汞排放法規。但環保局此次發布的新規是首個全美范圍內的相關法規,要求所有電廠達到最清潔電廠的標準。
新規定有望結束自1970年《清潔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以來的法律斗爭。《清潔空氣法案》最先對有害排放的主要工業來源進行識別和控制。直到1990年,美國聯邦監管機構仍未制定電廠有毒排放控制標準。在電力公司和煤炭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對之下,國會通過立法,指導環保局對汞和其他排放的健康影響進行研究,并明確成本和控制技術的有效性。1998年,環保局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全面報告,詳細介紹了包括汞在內的眾多污染物的健康影響。
2000年12月,在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環保局最終在《清潔空氣法案》中將電廠列為有害空氣污染物來源之一。布什政府時,電廠污染控制問題依舊嚴峻,但與排放控制標準不同,環保局引入了廣受爭議的汞“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之后,一些州和環保團體聯合對環保局提起訴訟,認為該機制無法限制砷等其他有毒排放,污染電廠花錢購買污染的權利,會威脅鄰近社區。2008年,聯邦法官否決了環保局提案,給予該局3年的時間制定汞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
《紐約時報》稱,排放法規的長期滯后意味著近年來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長。環保局最新數據顯示,從1999年到2005年,電廠汞排放的增長超過了8%,從49噸增加到53噸;砷排放從160噸猛增到210噸,上升了31%。
在未來數月,美國環保局將就新規草案接受公眾評論,預計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發布,3至4年后完全生效。
環保局局長莉莎?杰克遜(Lisa P. Jackson)表示,對電廠排放的眾多有毒物質的控制工作早應該開始,這樣可減少人們患病的危險。杰克遜引用衛生界權威人士的證據表示,新規定旨在保障公眾健康,而非懲罰電力行業。
杰克遜估計,該法規每年總體守法成本約為100億美元,但其每年帶來的健康和環保效益超過1000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57元)2015年該規定完全生效后,每戶家庭每月的電費預計將上漲3美元到4美元。
杰克遜說,汞和其他排放會破壞胎兒和兒童的神經系統,加重哮喘,對眾多民眾造成終身的健康損害。發電廠安裝和維護煙塵洗滌器以及其他控制技術,將創造3.1萬個短期建筑就業機會和9000個電力行業的長期就業機會。
然而,在新規定還未正式發布前,一些電力企業和商業團體就表示反對。他們稱環保局近期的一系列法規給企業帶來巨大成本,阻礙了經濟復蘇。
電力可靠性協調委員會表示:“新規成本每年至少為100億美元,這是環保局歷史上最昂貴的法規之一。遵守這些法規將對電力部門帶來非常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對提供了美國一半電力的燃煤發電廠來說。”
杰克遜稱,減少汞和其他污染物的技術現成可用,價格合理,但電力可靠性協調委員會對此表示質疑,并認為在短時間內同時改裝大量電廠將加重資源負擔,導致延誤。
美國電力行業最大的貿易集團——愛迪生電力協會表示,對于一些嚴重依賴核電和已經部分改為天然氣發電的企業來說,遵守新規定會容易一些。
一名電力行業的高管則認為,新規不會給企業帶來過于沉重的負擔,因為前期規劃周密,排放控制技術可以在合理的期限內部署完成。
公共衛生擁護者表示,由于電力公司使用了法律訴訟和游說活動等手段,相關排放法規已經被推遲執行了二十多年。美國兒科學會主席馬里昂?伯頓(O. Marion Burton)表示:“如果你們認為安裝煙塵洗滌器代價昂貴,請看看一名帶有出生缺陷的孩子的終生治療費用有多少。”
在美國超過400座燃煤電廠中,約有一半安裝了某種形式的控制技術,三分之一的州制定了地方汞排放法規。但環保局此次發布的新規是首個全美范圍內的相關法規,要求所有電廠達到最清潔電廠的標準。
新規定有望結束自1970年《清潔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以來的法律斗爭。《清潔空氣法案》最先對有害排放的主要工業來源進行識別和控制。直到1990年,美國聯邦監管機構仍未制定電廠有毒排放控制標準。在電力公司和煤炭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對之下,國會通過立法,指導環保局對汞和其他排放的健康影響進行研究,并明確成本和控制技術的有效性。1998年,環保局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全面報告,詳細介紹了包括汞在內的眾多污染物的健康影響。
2000年12月,在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環保局最終在《清潔空氣法案》中將電廠列為有害空氣污染物來源之一。布什政府時,電廠污染控制問題依舊嚴峻,但與排放控制標準不同,環保局引入了廣受爭議的汞“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之后,一些州和環保團體聯合對環保局提起訴訟,認為該機制無法限制砷等其他有毒排放,污染電廠花錢購買污染的權利,會威脅鄰近社區。2008年,聯邦法官否決了環保局提案,給予該局3年的時間制定汞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
《紐約時報》稱,排放法規的長期滯后意味著近年來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長。環保局最新數據顯示,從1999年到2005年,電廠汞排放的增長超過了8%,從49噸增加到53噸;砷排放從160噸猛增到210噸,上升了31%。
在未來數月,美國環保局將就新規草案接受公眾評論,預計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發布,3至4年后完全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