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手中收購應登記出售人姓名和身份證件號碼,從企業收購應登記企業營業執照有關內容;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者應向購買者出具銷售憑證或發票,提供不少于3個月的保修服務……商務部昨起對《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6月23日。
根據《辦法》,省級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實際,制定轄區內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管理的政策,對相關企業進行管理。各級人民政府工商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對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者的監督管理。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舊電器回收、銷售企業無需商務部門許可、備案,本市在流通領域也沒有相關管理規定,《辦法》頒布實施后,將按照要求制定本市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管理的政策。
不實名最高罰款500元
舊電器電子產品包括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微型計算機等產品。《辦法》規定,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者對收購的舊電器電子產品建立檔案資料,在收購時應當實行嚴格的登記制度,內容包括舊電器電子產品的類別、商標、產品制造商、型號、機身序列號和生產日期。從個人手中收購時,還應當登記出售人姓名和身份證件號碼;從企業收購時,還應當登記企業營業執照有關內容。經營者應查驗收購的舊電器電子產品質量、性能和主要部件的維修、翻新情況,以此作為定價依據,并將查驗結果和收購價記入產品檔案。經營者應向購買者出示產品檔案,不應刻意隱瞞主要部件維修、翻新等情況。
違反上述規定,由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翻新需記入產品檔案
《辦法》規定,經營者對產品自行維修、翻新,應當將主要部件的維修、翻新情況及翻新件的商標、生產者信息等記入產品檔案。維修、翻新后,拆解下來的廢棄物,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處理;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等國家技術規范強制性要求的電器電子產品,應當由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處理企業處理。維修、翻新應當保持或改善節能、環保性能,注意使用節能、環保工藝和器材物料。
未將主要部件的維修、翻新情況及翻新件的商標、生產者信息等記入產品檔案資料的,由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維修、翻新后拆解下來的廢棄物,未交由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處理企業,擅自進行處理的,由有關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保修期不得少于3個月
根據規定,經營者應在顯著位置粘貼舊貨標識,向購買者出具銷售憑證或發票,并應當提供不少于3個月的保修服務,交易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應當設立銷售臺賬,對銷售情況進行如實、準確地記錄。
經營者應在舊貨市場或政府部門指定的交易場所銷售。喪失全部使用價值、需要報廢,以翻新冒充新產品,未張貼舊貨標識,在抵押或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依法查封、扣押期間,通過盜竊、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手段獲得,走私、來歷不明或有贓物、走私嫌疑,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舊電器電子產品禁止經銷。
舊貨將有工商注冊標識
舊貨市場應建立對經銷商資質審核等管理制度,健全經銷商檔案。鼓勵舊貨市場建立健全電子信息管理系統,對經營者收購和銷售的舊電器電子產品信息及時進行統計并發布,包括品名、商標、類別型號、數量、單價、經銷商、購買者等內容。鼓勵舊貨市場特設報廢家電儲存專區,并提供報廢家電集中收集、運輸的服務。
中國舊貨業協會負責設計制作舊貨標識,經工商注冊后,向舊貨市場及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者提供。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對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實行歸口管理,制定有關規章、政策,負責行業管理指導,對行業自律組織進行業務指導。
現狀
買二手家電麻煩多
“修3次了,還是修不好,現在再打電話,賣家都不來了。”在海淀區廠洼路租房的李先生花700元買了一個二手冰箱,用了不到兩個月,修的錢都快夠買一個新的了。
“家電都是房東從舊貨市場買的,空調啟動后噪音很大,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在豐臺區租房的張女士表示,到了夏天真是犯愁,不開空調熱得受不了,開空調熏得受不了。
“到了夏天,空調、冰箱很好賣。”一位二手家電賣家表示,舊家電的銷售情況不錯,剛剛有顧客買走兩臺。記者發現,二手家電普遍不知來源,沒有發票,保修期也是賣家自己定,從1個月到3個月不等,有的干脆不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