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國能源報》記者從當前水利形勢和水利“十二五”規劃情況介紹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二五”水利改革發展的主要建設任務之一就是全面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力爭5年基本完成190處大型灌區、800處重點中型灌區和1500處一般中型灌區的節水配套改造任務。全面實施《全國大型灌溉排泵站更新改造規劃》,完成251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任務。
已完成327個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
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在10月12日召開的發布會上介紹,到目前為止,已對327個大中型灌區實施節水改造,在前兩批850個重點縣的基礎上,新增400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
水利節能減排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水利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差距。正如水利部部長陳雷10月10日在傳達貫徹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時所表示,水資源利用效率仍然不高,現狀全國單方水GDP產出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是發達國家的4—6倍;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比重為62%,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明顯偏低。全國農村水能資源開發率只有46%,與發達國家平均70%以上的開發率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全國有5700多座農村水電站需要進行增效擴容改造;小水電代燃料建設規模還不大,受益范圍還很有限。
樹立節水就是減排的理念
《中國能源報》記者還獲悉,為了更好強化水資源高效利用和節約保護,“十二五”期間,水利部將結合現代農業發展,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管道輸水、噴灌和微灌等先進的高效節水灌溉,切實提高灌溉用水效率與效益。
為了加大節水型社會建設力度,陳雷要求,樹立節水就是減排的理念,把節水工作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全過程,積極總結和推廣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地區的成功經驗,促進全社會形成節水型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要充分挖掘工業節水潛力,加快重點行業節水技術改造,鼓勵企業加強污水綜合治理回用,提高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
據悉,水利部將盡快出臺《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進一步強化水功能區管理,從嚴核定水域納污容量,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強化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加強省界和重要控制斷面的水質監測,對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區限制排污總量的地區,限制審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和監測預警監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