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自行車道夜間可停車時間為晚8點至早6點

2012-09-05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昨天,市路政局負責人做客“首都之窗”直播訪談時指出,部分有自行車道的道路停車管理可采取限時分段停車,晚間8點到早上6點可以停車,白天恢復為自行車道。這位負責人說,這樣實際上解決了小區居民停車問題,同時給白天適合騎自行車的時間段提供了一個條件。

自行車道將適當拓寬

市路政局副局長劉長革介紹,自行車適合中短途出行,是微循環交通的一部分。但目前很多主干道的自行車道被占用,次干路和支路的自行車道設置率較低,下一步將增加對自行車道的劃定,并適當拓寬。記者了解到,市發改委公布的《北京市“十二五”節能減排全民行動計劃》中提到,北京市將在重點大街、歷史文化保護區以及商務中心區、中關村西區等區域設立自行車專用道,推出“古都風貌騎行觀光”、“騎車逛奧運場館”、“騎進胡同文化”等“騎行北京觀光線”。

兩年建58條“微”道路

劉長革指出,自2011年,本市就開始立項建設“微循環”道路,兩年總共梳理了58條“微循環”道路的計劃,總投資達42億元,目前已經完成27條,其余部分預計2013年年底能全部完成。據了解,去年本市共投資33億元,實施了47項修建計劃。今年本市再投9億元,對11個項目進行建設。

另外,劉長革還表示,為方便市民綠色出行,“微循環”改造在拓寬機動車道的同時,全市也將在有條件的道路上都設置專用的自行車道。部分有自行車道的道路停車管理采取限時分段停車,晚間8點到早上6點可以停車,白天恢復為自行車道。同時,對整個道路重新進行一個細致規劃,用畫線的方法進行路段的重新劃分。

率先建地鐵周圍線路

市路政局道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高海表示,今年本市將投入11個項目,涉及豐臺、石景山等,學校、商務區、居住區是改造重點。另外,今年最重要的是軌道接駁任務,完善地鐵周圍的“微循環”道路。

單從10號線講,地鐵萬柳橋附近要進行一個重點改造。目前,看丹路的東段和萬柳橋相接處,道路寬7米,下一步將按照城市次干路的標準拓寬。這樣,從萬柳橋到三環新城的居民出行將得到改善。同時,從萬柳橋向南的紀家廟路也要拓寬,從6米達到9米,保證公交車能夠進入到紀家廟路。

高海稱,兩條路的改造,相當于是一個“人”字形,把該區域的路網用最簡單的方法支撐起來。不但能緩解三環路的交通,對萬柳橋的擁堵也起到很大作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