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北京市6月起新建建筑須達一星級以上綠標

2013-05-29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6月起,北京市新建建筑要基本達到一星級及以上的綠色建筑標準。記者5月28日從北京市規劃委獲悉,“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將至少創建昌平未來城等10個綠色生態示范區和10個5萬平方米以上的綠色居住區。

    設計不夠“綠”

    不能通過審查

    據介紹,北京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北京市發展綠色建筑推動生態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新建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實現居住建筑節能75%的目標。按照《方案》要求,自6月1日起,新獲得規劃許可證的項目在送審施工設計圖階段,將被要求達到一星級及以上的綠色建筑標準,否則將不能通過審查。此舉在全國尚屬首次。一星級的綠色建筑,意味著小區在500米之內要有兩個及以上公交站點。同時,小區還將利用太陽能、污水處理、雨水回收等設施,降低電、天然氣和自來水的使用量。

    綠色生態指標

    掛鉤土地出讓環節

    《方案》要求,在土地的招拍掛階段,即開發商“買地”時應滿足一定的生態指標,否則土地的交易將受到阻礙。但該項規定實施的具體時間尚未規定。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綠色生態指標納入土地招拍掛出讓環節,主要是為了調動開發商的積極性,以市場的方式推動生態城市的建設。

    5萬平方米綠色居住區

    3年內建10個

    按照《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創建至少10個綠色生態示范區,主要包括昌平未來科技城、豐臺麗澤金融商務區、門頭溝永定濱水商務區、通州運河核心區、CBD等區域。這些區域將考慮職住平衡,示范區內的建筑應100%滿足一星級標準,二星級及以上的綠色建筑達到40%以上。70%綠化選用本地植物;綠地植林地比例不低于30%。

    3年內,本市將創建至少10個5萬平方米以上的綠色居住區。據了解,目前本市已經初步設定70余個綠色居住區,基本涉及每個區縣。綠色居住區內要求,80%的區域內,居民步行300米內可乘坐公交車,500米內能乘坐軌道交通。小區中綠地的植林地比例達到30%。

    據專家統計分析,與現行建設標準相比,北京市全面實施綠色建筑行動后,每年可再節約30萬噸標煤,相當于北京50萬家庭一年的耗能量。可再節約用水915萬噸,相當于7.6萬家庭一年的用水總量。

    現場探訪

    陽光直接引入地下車庫 每年省電4萬元

    日前,記者來到北京建工發展大廈,這里南區的辦公樓是申請綠色建筑二星級的項目。走進辦公樓后方的廣場,記者看到地面上有幾個呈半圓形狀突起的乳白色玻璃鋼罩。“這是導光筒,地面上的光能通過它增強,并引入地下。”工作人員帶領大家走進地下一層的停車場,揭秘玻璃罩的用途:在六七個車位上方,一束明亮卻不刺眼的光透過地面直射下來,有了它,周邊備用的人工照明節能燈已自動熄滅。“導光筒造價1萬多元,地面共有20個導光筒,每年省電40000元。它的使用壽命至少20年,5年之內就能收回成本。”導光筒晚上還能吸收車庫節能燈的燈光,返到地面廣場上。

    在辦公樓的中水處理間,隔壁居民樓的洗澡水處理后轉為辦公樓的沖廁用水。“一天能回收處理40噸,足以滿足辦公樓的需水量。每年能節省上萬噸水。”本市對綠色建筑每平方米每年補貼22.5元,大廈辦公樓每年能領到70多萬元的補貼。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